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奕为什么两次失去做皇帝的机会?

(2012-04-28 00:23:44)
标签:

奕詃

咸丰

宋体

辛酉政变

分类: 历史评论

 

      奕为什么两次失去做皇帝的机会?

 

          原创:心灵朝阳

 

奕与咸丰是道光活着时最合适的两位皇位候选人。然而,道光死后,秘密立储宣布后,奕却与皇位无缘。说起来奕从各方面都比咸丰强得多,能文能武,外表形象也比咸丰帅气——兄弟两个,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咸丰个头不高,尖嘴猴腮,还在小时候摔过一回,落了个后遗症,走路有点儿瘸。这还不说,由于得过天花,咸丰还长了一脸的麻子。就这么一个无才无德而又貌相丑陋的皇帝,不仅从各方面条件上比不上奕,而且在执政后,好色误国,以至身死热河,跟奕后来对国家的贡献,更是不能比了。

有人为了给慈禧她老人家找点歌颂的理由,说是慈禧开展了“洋务运动”。还接连发问了一连串的问题:是谁第一个让中国人点上了电灯?是谁让中国人安上了第一部电话?是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呵呵,作者就注明了:这是慈禧她老人家的贡献啊!其实,不要说当时的“洋务运动”还跟电灯、电话无关,且说这“洋务运动”的领导人,根本不是慈禧而是奕。慈禧她老人家连枪声都会当做猫叫,你说她还能对“洋务运动”做多少贡献呢?她老人家唯一能够做到的,不过就是在奏折上盖个章罢了!“洋务运动”最初是由李鸿章发起的,在奕的支持下开展起来的。那拉氏慈禧太后在辛酉政变不久,对朝廷里的事务并不完全熟悉,最初只能依赖奕。为了富国强民,“增强镇压太平天国和抵御外侮的能力,奕䜣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搞洋务运动,以兴办军事工业为重点,也兴办民办工业,近代工业从此起步。为了洋务事业,兴办新式学校,派出留学生,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发展”(摘自百度文库)。奕訢在守旧的大清能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洋条运动,初步打破封建保守状态,这是对国家有着巨大贡献的。然而为大清立了如此功勋的奕为什么却两次与皇位无缘呢?

奕訢第一次失去执政的机会说法很多。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道光在立皇储的选择上犹豫不定,对他俩进行了两次考试。当时的奕和咸丰,一个十五岁,一个十六岁。咸丰奕詝(柱)是排行第四,奕是老六。由于他们的哥哥早夭,弟弟们年龄又小,老五奕誴过继给惇恪亲王,所以奕訢和奕詝就成了两位继任皇储的候选人。奕詝的母亲早亡,由奕訢的母亲静妃抚养。由于道光宠爱奕詝的母亲,而奕詝的母亲又被太后逼死,道光便有心让奕詝做皇帝以便补偿。然而,奕訢却又明显得比奕詝优秀,这让道光左右为难,只好对兄弟两个进行了考试。

满族素来就有“马背上的民族”的称号,以能战惯战统一了中国,所以围猎、比武都是他们必须具备的能力。第一场考试就是在南苑围猎。奕訢奋勇当先,不多久便收获颇丰。然而奕詝却无动于衷,半天不见动身。道光觉得很奇怪,便问奕詝:“你兄弟都打到了那么的猎物,你却为什么还不动手呢?”咸丰就按老师杜受田交待的话说:“现在正是春天,正是动物们交配的季节。如果我这时候打猎,将母牲畜们杀死了,那么它们怎么繁殖后代呢?皇阿玛总是交待儿臣要爱惜生灵,所以儿臣不忍心伤害它们啊!”道光一听奕詝的回答,忍不住大惊!发现奕詝如此“仁爱”,便打消了立奕訢的念头。后来有人就把奕詝的这个计谋叫做“藏拙示仁”。

但是道光还不死心,决定再测试他们一次。便把兄弟两个叫来,要他们说说将来自己治理国家的方略,奕訢便按照老师卓秉括的指点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道光听得连连点头,心里非常高兴。奕訢出去后,便叫来奕詝问道:“朕年纪大了,身体还有病,终究都会死去。我要是把国家交给你治理,你打算怎么办呢?”奕詝当然没有什么政见了!但他却有聪明奸诈的老师在背后指点啊!奕詝什么都不说,赶忙下跪,伏地大哭!道光大惊,便问:“你这是为何?”奕詝回答说:“我什么都不需要,儿臣只要皇阿玛好好地活着,天天给你尽孝,儿臣希望皇阿玛健康长寿!”道光一下子就感动了!便决定将皇位让给奕詝了!历史上将这个故事叫做“藏拙示孝。”

然而无论“藏拙示仁”还是“藏拙示孝”,足以看出道光昏庸。在道光执政期间,已经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而且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武能安邦,文能定国,奕訢文武兼备,正是国家用人之际,很明显这个皇帝就应该让奕訢当。然而道光只顾自己留恋私情,公私不分,他看重表象,其实还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哪个皇帝不想长命百岁啊!尽管不能够长命百岁,也想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啊!很明显奕訢与皇权失之交臂是很不公正的。这当然不是奕訢的错,而是道光的错。

奕訢在咸丰热河病死时,其实是有第二次机会当皇帝的。不过奕訢要想在这个时候当皇帝,就只有发动宫廷政变,宣布咸丰三大罪状:一、违反祖制,长住圆明园;二、让女人涉政,自己贪图享乐;三、兵败逃跑,荒淫误国。那么那拉氏慈禧、慈安及其后来的同治皇帝和顾命八大臣,只能在皇权下丧命。所以奕訢要想在这个时候做皇帝,必然会血流成河,引起朝廷一段时间的震荡。然而,咸丰误国已经在朝廷形成了危势,如果不进行一次大的清理和根治,必然会导致国家衰亡。有人说,危机,危机,危中见机。危机能够使人失败,也能使人振奋图强,察觉危机才能根治危机,治乱才能打开新的局面。何况,奕訢本来就是皇位的继承人之一,本来就比咸丰有能力呢!如果奕訢心中有大谋略、大格局、大爱天下的胸怀,就不应该帮助慈禧发动辛酉政变,而是自己夺权治理天下了。

从洋务运动后来被慈禧阻碍及奕訢在后期被慈禧屡次压制看来,奕訢是不该支持慈禧发动辛酉政变的!由于咸丰昏庸,奕訢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前后,在北京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威望。不仅握有军政大权,而且还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何况那个死了也让人痛恨至极的咸丰,还曾剥夺了他的权力,逃亡后又扔给他一个烂摊子呢!在遗嘱中他却只安排了顾命八大臣,安排了两宫皇太后,却只字不提他奕訢一个字呢!如果奕訢有决断,他应该把握住第二次当皇帝的机会的。可惜,由于他缺少眼光和韬略,也与自己的哥哥一样,白白地将权力拱手让给了慈禧,以至于后来使自己受制于慈禧。

咸丰是个无情无义的兄长。都说咸丰当皇帝是个错,咸丰如果明白自己误国有错,他怎么不后悔当初与奕訢较量呢?为什么他在安排顾命八大臣和两宫皇太后听政的时候,唯独薄待了奕訢呢?很明显咸丰出于自己的私心——哪怕让皇权败坏到自己和儿孙手中,也不能让于自己的亲兄弟兼对手奕訢!试想,以奕訢的善良和忍让,他怎么会亏待咸丰的儿子和遗孀呢!可见咸丰之仁,何仁之有!对待这样一个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的大行皇帝,不反他还怪邪乎呢!又何况“前有多尔衮”,后有两宫篡权呢!当国家内外交困,危急四伏的时刻,政权交接急需一个坚强有力的男人挺身而出,而不是让后宫乱政!如果动动脑子,仔细想想,这个奕訢应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咸丰在热河享乐了一年,奕訢本有足够的时间建立自己的政权集团,然后与那拉氏、顾命八大臣对峙!或者利用两宫皇太后打击八大顾命大臣,然后宣布咸丰罪状,从而打击后宫势力,以便“挟天子而令诸候”!然而,奕訢既没有多尔衮的才智,更没有曹操的魄力!也赶不上慈禧擅于先发制人!可见,奕訢虽然有才能,却缺乏谋略和前瞻,其实说到底,他还是一个平庸的人!

也难怪大清后继无人,以至于被那拉氏慈禧篡夺了政权,统治大清半个世纪!!

 奕为什么两次失去做皇帝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