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4)最好的鱼池(0207)

(2017-12-16 23:03:58)
标签:

育儿

鱼池

互补

严格

母鸡

分类: 童年
(34)最好的鱼池(0207)

    翻开日记(020711),当时我写道: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一天比一天着急,孩子有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动作慢,体弱,娇气,易哭,粘妈,妈在场时脆弱等等,我们平时常讲要注重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具体应从哪儿着手呢?

对于夫人的所作所为,我越来越感到深深不安。从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满足孩子欲望上,她的确是个“好”母亲,倾注了她全部的母爱。为了孩子可以拼命,的确像个“母鸡”,她的早期教育思想大概就是如下一些内容:多跟他说话,讲故事,给他温暖,体察他的需求,满足他,最大限度地满足他,营养,温暖,“一点不到位就出漏子了”,这是她的口头禅。

“你什么都不教儿子,还说你能,快给他认字,讲故事,陪他玩”。

只要听见我在房里跟孩子玩得开心,讲故事,认字,做游戏,画画,看电视,她便会安心的在厨房呼啦呼拉的炒菜做饭,心里乐滋滋的。

……但是妈妈的娇爱使他懒惰,他不满意时哼哼唧唧妈妈就会屈服。一边大便一边玩,一边吃饭一边玩,爸爸不同意的事,向妈妈求援,而妈妈不忍心,总要在他的哭声中妥协,甚至还要亲亲他。最后,他的“聪明”,只能使他更刁,更善于体察人意,满足自己,对付大人。

孩子的教育从小就要严格,这点夫人也承认,但落实在具体问题上,彼此认识的差异很大,无法统一,这正是家庭中早期教育的关键之所在。欲教育,父母必先统一,这一点将长期进行下去。

 

    掩卷。我回忆起我那时的观点,就是要严格一致。我认定夫妇二人要观点一致,开足马力,“同仇敌忾”,否则就是对方拖了后腿,并因此带有缺憾感而慨叹不爽。

 

    儿子懵懵懂懂,天真烂漫,哪知道父母的复杂心思。

        今天重读日记,我的观点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对于鱼儿来说,什么是适合鱼儿生存的好鱼池?

        冬日里要有晒阳的水域,夏日里要有躲阴的水草。既需有水面激流湍急,三五成群争斗嬉闹的舞台,也需有水下藏身疗伤,慰藉心灵,曲径通幽的温情巢穴。

        如果过份强调“父母团结如一人”,儿子便会因此“遭殃”,他将生活在一个环境单一的“水域”里,其性格的成长发展便会埋下隐患。幸而父母双方性别、性格、角色等的差异,形成了儿童早年生活环境的多样性。父亲的威严严格带来“是药三分毒”的药性,由母爱的“温补”而化解中和,这种在父母性情性格差异之间形成的张力下的生态环境,才是一个“好”鱼池。

       往往,在许多方面,妈爸互补才是孩子成长的天堂。

 

-------------------------------------------------------------

 

附日记摘要:  

020701

成成对爷爷:“爷爷你笑”,爷笑,成成则说:“爷爷你傻样呀”。

“爷爷你坐凳子”,爷坐,成说“我撞你”。

020702

成喊肚子疼,妈说“你肚子里可能有虫子”,成说“妈妈,我也没做坏事,肚子里怎么会有虫呢?”

在爷爷家,成把磁带倒放在录音机里,爷爷在旁边笑他,成说:“爷爷看你丑样”。

020703

上午,妈,成,毛毛,陈娟娟到梅花山去玩。成老是叫肚子疼,下午有点发烧。

020704

到康复中心治肚疼(积食)。

020705

“我跟你开玩笑的”

爷爷教“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爸归)

020706

晨玩四根筷子拼字“人,厂, 十”等。

有“1+1=2+1=3…再-1=2…”概念。

一根筷子平放,另一根筷子竖在2/3处,称“轮船上有一红旗”。

两根筷子竖起,称“荡秋千”。

020709

我到千岛湖以后,成变得常闹,乱搅,夜里也睡不好,动不动就哭,性格变化很大。是否是控制欲在起作用?

动作慢。

晨拉肚,到幼儿园被劝回,随室里活动到水榭,成不舒服,提前回来,门口吐,回家后拉肚,安排睡觉。

下午唱儿歌“一只小花狗,蹲在大门口,呜呜呜”,并将食指与中指前后支起,称“大灰狼”(幼儿园教),我发挥:“一只小花猫,爬在房顶上,喵喵喵”等,他乐。我又说“一个小成成,蹲在大门口…”,他纠正:“一个小成成,跪在我床上”,后又改:“站在我面前”(已知道站在我的角度讲话)。

020710

—----是在天上呢”(看电视“小蝌蚪找妈妈”)

看魔镜玩具时不能睁一眼闭一眼,只能用手挡住另一只眼。

常用“我以为”三次,准确。

020711

“……好不好呀?”,“我没有办法了”,“怎么办呢?”

晚蓉蓉来。讲故事,看电视,套圈,数数,积木,看书,吹喇叭,跑步。

放小企鹅衣服到条柜时,上层太多,他则放下层,并说“太挤了,放下面吧!”

晚饭时,狠狠治了一下:一定要自己吃,吃完,不留一粒,不许妈干涉。较听话,顺利完成。妈妈一定要改变方法,现在妈已变成一个“救世主”,遇危难则向妈呼救。晚妈回来后立刻就哭闹,放刁,玩了好长时间都能正常,妈一到家,就变天了。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一天比一天着急,孩子有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动作慢,体弱,娇气,易哭,粘妈,妈在场时脆弱等等,我们平时常讲要注重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具体应从哪儿着手呢?

对于夫人的所作所为,我越来越感到深深不安。从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满足孩子欲望上,她的确是个“好”母亲,倾注了她全部的母爱。为了孩子可以拼命,的确像个“母鸡”,她的早期教育思想大概就是如下一些内容:多跟他说话,讲故事,给他温暖,体察他的需求,满足他,最大限度地满足他,营养,温暖,“一点不到位就出漏子了”,这是她的口头禅。

“你什么都不教儿子,还说你能,快给他认字,讲故事,陪他玩”。

只要听见我在房里跟孩子玩得开心,讲故事,认字,做游戏,画画,看电视,她便会安心的在厨房呼啦呼拉的炒菜做饭,心里乐滋滋的。

……但是妈妈的娇爱使他懒惰,他不满意时哼哼唧唧妈妈就会屈服。一边大便一边玩,一边吃饭一边玩,爸爸不同意的事,向妈妈求援,而妈妈不忍心,总要在他的哭声中妥协,甚至还要亲亲他。最后,他的“聪明”,只能使他更刁,更善于体察人意,满足自己,对付大人。

孩子的教育从小就要严格,这点夫人也承认,但落实在具体问题上,彼此认识的差异很大,无法统一,这正是家庭中早期教育的关键之所在。欲教育,父母必先统一,这一点将长期进行下去。

    近来时机成熟了:成成幼儿园换了,甚至脱离了爷爷奶奶的庇护,也有两周半岁了,语言思维表达,理解,技能的发展都很正常,完全可进行进一步的严格要求了。

    对母亲的要求:树立父亲的威信,大人之间态度要一致。爸爸管教时,当他向妈妈求援,妈妈不允许当场持反对意见,或以语言松懈,或以表情暗示,只须平淡地,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肯定爸爸的决定,或平淡地表明成成的行动方向,给他无机可趁,没有精神力量支援,便会自然取消抵抗,纳入正轨,这一点对妈妈有很高的要求,希望能逐渐适应,逐步改进。

    成成的现象:动作慢(散漫的结果,从来也未严格过),娇气(好哭闹,粘妈妈,怕见人,迁就的结果),在学校循规蹈距,回家里见妈妈便胡搅蛮缠(这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的后果,如果家中与学校基本一致则在校便是很自觉地无压力的,回家后也没有胡闹现象)。

    严格要求设想(暂行):

    1 早起(全家亦然),跑步(不一定要在户外,考虑到天气情况,身体情况)630起床,2100前睡觉。

    2 大便、吃饭时不允许玩其它东西,事先规定好时间。

    3 吃饭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

    4 提醒洗手,擦鼻涕,撒尿等,引导,愉快原则,指明方向,不过多使用斥责,但冷落和鼓励(长大了,是大孩子了)则要常用,要求大声喊人,有礼貌,事先关照好。

    5 适度考虑他的要求建议,不能满足时说明情况,决不妥协,必要时仍需打屁股,打后仍要及时配合情感说服教育。

    6 旨在提高它的反应速度,改变他的“慢镜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