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术手势
(境外公共安全知识之三)
在培训班上,教官称战术手势课为“国际手语”。回来到网上一查,得知准确的说法应为“战术手势”。
“战术手势”是特种部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因不便发声,以免暴露,而设定的一套简洁实用的国际通用手语表达方式,而“国际手语”的概念应该是聋哑人使用的一整套复杂的语言系统。
因为这套手语的使用者主要为军人,其右手需要持枪械等执行任务,所以,战术手势的表达仅限于左手,这是与国际手语的最大区别。
普通人学会这些手语,一旦遭遇险恶环境,有人前来救助时,便会派上用场。
战术手语大约50个左右,直观易记,学起来感觉颇有趣味,但在使用中要动作到位,才能准确传递信息。
下面分别列出:
1、数字1-10
(注:数字9是三指并拢,区别于后面将要介绍的三指散开的“OK”动作)

2、男人
3、女人
像在摸腮帮子上面的胡子:
捏捏自己的“乳房”:

4、人质 5、犯罪嫌疑人
捏住自己的喉咙:
捏住手腕,表示铐住手:

6、成人
7、儿童
表示身高:
表示身高:

8、长枪
9、短枪

10、门
11、窗

12、狙击手
13、指挥官
做圆孔状放置眼前,意为瞄准镜:
左手置于右上臂,意为带徽标的(官):

14、听到 15、看到
手贴放在耳后,表示已经听到: 手搭凉棚在眉端,表示已经看到:

16、掩护我
17、肃静
手平放头顶:
类似于“嘘,小声点!”:

18、收到 19、不明白
即“OK”的动作: 来自双手摊开的经典动作:

20、我

21、来
伸开手臂,手指间紧闭,向着自己身躯方向摆动,指示队员向自己靠拢:

22、那里
食指指向目标:

23、上!行进!
兄弟,跟我上!:

24、赶快!
握拳上下运动:

25、停止

26、狗

27、催泪气体

28、汽车
表示在摇方向盘:

29、集合

30、趴下

31、一路纵队 32、两路纵队

33、横队

。。。
主要就这些,还有一些太简单直观的就不介绍了。
另外,教官还教了一个“爆炸物”的手势(就是用“狗”的手势,向上做大幅“爆炸”动作);还教了一个“重复(说)”的手势(手平放在嘴鼻之间),图集里没有。
可以试着将这些“单词”连成“句子”,表达一个实际的场景事件。如:
“里面有5个人质,3男两女,。。。”。
附夜间行动:
1、集合的动作,在夜间行进中时,由于光线不足,可改为双手握拳高举,两拳相向晃动。
2、夜间结队行进中,队长在最前面。当队长对着身后的队员轻轻从牙缝中发出“丝丝丝”像蛇一样的声音时,便是队伍开始出发的指令。跟进队员不发声。
3、队长停下来不走了,举手,跟进的队员顺次举手停下。当最后一名队员(副队长)发现队伍停止前进后,便自动开始向前报数。
4、报数时,后者靠近前者,手搭前者肩膀,贴近前者的耳朵低语(仅前者能够听见):“1”、“2”、“3”、。。。,顺序向前,直至队伍前端的队长。如人数不符,说明有人丢失。要指定两名队员回头寻找,其余人围成圈,面朝外蹲下等待。
5、如果要召开临时会议,围成圈的队员全部面向里,并在四个方位上安置队员面向圈外警戒。
6、路上遇坑,前面的队员必须在坑边停下,并用手指着坑,跟进队员如果明白了前者的意思,必须轻拍前者的肩膀;前者得到后者明确的拍肩信号后,方可继续前进。后者同样必须用手指指坑,告诉后者。。。
7、路遇灯光等情况,要停止前进,缓慢蹲下,相机绕路转移。

网上下载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