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2012-03-06 19:06:19)
标签:

胡杨

勘探

旅游

石油

新疆

羊群

环境

分类: 野外勘探(国内篇)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2004年9月8日)

   

    三年前,我曾经的一篇叫做邂逅不死胡杨》的博文,于2009年11月9日被刊登在《中国石化报》(油气周刊石油文化)栏目中,今天已按时间顺序将它编入第(33)集。鉴于当初此博文发表时有不少的图片没有发上来,故由“(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弥补其不足。

 

    虽然,在新疆的山川、草原、沙漠、戈壁等多种多样的地貌环境中工作生活常常会有许多不便,甚至非常艰苦,但这些我从小没有经历过的奇特的环境给我带来的新鲜感会冲淡这种艰苦。

    但这一次,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新鲜,而是震撼!

 

    这是我们在去井场的路上见到的最大最漂亮的红柳之一: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井架雄姿。

    这个井场处于新疆最原始最古老的胡杨林中。

    人类在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时,常常很难取舍。为了找到石油,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但完全一点也不破坏也是不现实的: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此地十分偏僻,居民极少,几乎从没有外人来过。

    我们这些石油人,大概是那种最先打破宁静的一类人之一。

    这是我们VSP勘探队在井场附近踏勘选择炮点,力图使环境的破坏减到最小: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找到的这块开阔空地后来用作水车接水点: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密密的胡杨林,不知存在了多少年。除了自然条件的恶劣外,幸亏还很少有人类的破坏: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地面枝叶杂乱,原生态的,没有留下任何的“整理”痕迹: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这里虽然有空地,但距离、方位等条件不满足。

    前方是一望无边的大森林,可没功夫进去闲逛了: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行走在这些枯木之间,感觉自己穿越时空,走入了史前某个世纪: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四周静悄悄的,死一般的寂静。好在现在是阳光灿烂,背后又有现代文明做保障,所以没什么担心。试想如果独自一人在一个阴风凄雨的日子出现在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么闲适了: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不光要看近处的人物、大树,还要看到它远处的背景,体验当时无边无际的感觉: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因某种原因受过摧残的树,一直这么奇怪的生存着: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夜幕快要降临时的萧瑟,有一股死气: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晨曦中,阳光涂抹后的温暖: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这是我们找到的一块合适的草地,相对比较起来破坏较小: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水车进来了,民工正在打井,队友在认真检查打井质量: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工作中: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离井场不远: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水车一到,不免要卷起灰尘。不过看起来彪悍,对环境却没什么破坏: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天气炎热,民工带足了饮用水,端起来狂灌: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看背景,多么的野,有一种凄美,

    一种野性之美,

    一种处女的天真、儿童的混沌之美,

    一种山里人未见过世面的朴实之美。

    要小心的保护好她,让她静静地生存下去: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愿意将来的某一天,来此养老吗?

    来此听风听雨,听枝丫的断裂声,黄羊的奔跑声,和野山鸡的鸣叫声吗: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这是水车灌水处,真是天赐好点,树林边居然地上连草都没有: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重温我在那篇《邂逅不死胡杨》中提到的那段:

    

   第二天,天还没亮,营房外传来了阵阵有强大诱惑力的羊叫声,听那阵势一定是“大兵团”过境了。我迷迷糊糊的睡在床上,心里在想,要用相机照下羊群和胡杨的组合,肯定很棒。但眼皮实在睁不开。

    眼看一天天过去了,每天早晨都是如此。

    到了第四天的晚上,苦活累活也都干完了,我做好打算,明天早晨一定及时起床,跟上“大兵团”,再不出动就没有机会了。

    次日一早,天没亮,当远处的羊叫声再一次传来,我奋力睁开双眼,果断地,悄悄地从床上跳起,穿好衣服,带上相机,轻轻掩上门,投入到寒冷的晨风里。

    我迎着羊叫声慢慢探索过去。在牧羊人的带领下,羊群渐渐涌了过来,“白”压压的一片,背景是大片枯老沧桑的胡杨…



    羊群涌过路面: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羊群像漫开的水流: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羊群沿路而行: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羊群进入林中。

    机会来了,多好的光线: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这张相对满意,我的相机只是个卡片机,200万像素的,能有这个效果已经相当满意了。

    三倍变焦,所以要贴近羊群取景才行。但你一靠近它们,它们胆小,马上就换地方走开了。

    这张好在森林中有两处透光,且地面的枯树枝遍地,树枝毛像从不剃须的流浪汉,野到家了。而且林中的羊群密密麻麻,很有想象空间。近景右上角还不失时机的挤进来一点绿色生机。

    对我这个业余菜鸟来说,反正美死了(因为没有拍到更美的。回单位后,起名“枯木苍羊”,摄影比赛得了个一等奖):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羊群远去了,太阳也升高了。放羊的是个维族小伙子,我做手势问他附近还有什么地方景色更好的?

    放羊人指点: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凄惨造型一千年: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我不能走得太远了。

    一方面心中在暗暗告诫自己不要离开井场走得太远,另一方面,我的脚却在不断的向前试探。

    童话故事里的小白兔迷失在森林中,狼外婆会突然出现的地方: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用眼睛扒开树枝,透过苍凉,钻进永恒: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在这棵极其高大的我称之为“树魂”的爷爷面前,我的奥林巴斯彻底服气了,不再做无谓的妄想了。

    我的相机---还是拍个近景现实点,细部特写,或许还能表现点什么。

    摸摸爷爷的胡须: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这块干净些的地面上,满是动物的脚印。

    地面上这种植物不知叫什么名字: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天大亮了。

    抬头看看,我走得太远了。赶紧回井场吧,别让大伙惦记: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这是我们的宿舍: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第二天,去远处的另一个炮点。

    早晨,将民工集中起来,说明工作要点,提醒他们要爱护环境,选定的打井点上如果有树有红柳,要放弃重选: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此处没什么大树,但低矮的植被一样是脆弱的,需要受到爱心的呵护: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这棵胡杨倒是一枝独秀,风光无限: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相隔不到500米的这个地方,环境就大不一样了: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登上附近一个山坡,全景一下。

    大家在等待水车: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又一个佼佼者: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民工们在草丛中打井: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由于送饭车开不进来,中午吃饭只能步行到附近的吃饭点。

    途中风景: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又见这种顽强的植物: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转过这坡,绕过那梁: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跳过这坎,越过那沟: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井场开始VSP施工了: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夜里,我们连续作战: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日以继夜,到白天了。

    这是风向标,一旦井场发生火灾,或毒气泄漏,可以知道往上风跑: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施工结束。协作单位的兄弟们,在收拾:


(34)邂逅不死胡杨之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