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
周一上午8:00,天保驾校考试服务大厅墙上的电子大屏幕上刚刷出一张长长的红表格,就立刻牵动了满满一屋子等待“判决”的考生们的神经。
表格上划出了12个组,每组列着不同的待考科目。
什么?12组中竟有4组是“通过连续障碍”。
“通过连续障碍”就是“绕大饼”啊,1/3的概率,这么高?
大厅里顿时一阵骚动,伴随着传出一阵低低的哀鸣声。
早就听说,最近一段时间每个周一的上午安排的抽中绕大饼的概率要高些,但没想到有这么高,黑色星期一啊!
(注:9项待考科目中,除“坡道定点停车起步”、“侧方位停车”两项必考科目外,另外7个科目要随机抽取一项考试。如果真是“随机”抽取,那么抽中“绕大饼”的概率应该是1/7。但电脑程序是人控制的,现在12个考试组有4组定为绕大饼,显然被人为地提高了概率。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是严格考试,提高质量,还是兼有一点通过考试来“创收”的味道?不知道。严格一点好,只能怎么想了)。
列出的只是一个表头,空表格。接下来要等待电脑在这12个考试组下面“撒”上考生的名单。
所谓“抽签”,根本不是自己能做得了主的。自己是开心地行驶在“起伏路”上,还是沮丧地一口吞下天上掉下的“大饼”,完全由电脑决定。它帮你抽,代你玩,还说是你在抽签,岂有此理。
“众举子”翘首等待。
说实话,此刻我既怕抽到大饼,又想抽到大饼,心情有点矛盾。
抽个简单的科目,安安稳稳的通过了,是最现实的想法。什么都不重要,通过考试最重要。否则一旦失手,10天后还要再去缴140元补考,花钱花时间,这10天还要抽时间郁闷地不光彩地返回驾校训练,就连教练的奖金都受影响,牵涉面太大了。
(注:这7项科目的难易程度相差太大。比如那个“起伏路驾驶”,挂1挡,什么都不做,闭着眼睛都能通过;而那个令人谈虎色变的“绕大饼”,基本是谁抽到谁死。“绕大饼”一般需要较多的训练时间才能掌握,所以驾校大概都从经济效益考虑不带学生练,或练得很少,学时不足)。
但我又有点想抽到大饼,这是那种不可示人的英雄梦在作怪。最后一堂课我连续几次都娴熟地通过了,我怕什么呢?
但窗外茂密的树木让我想起了昨天的模考(注:缴70元到考试现场模拟一下真实的考试环境)。
这里的训练环境跟狮麟驾校的风格不太一样。狮麟大山大水,丘陵起伏,湖光山色,视野开阔。天保呢,地处枝繁叶茂的南郊平原,科目设置点移步换景,密密麻麻,在里面钻来钻去,有一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
坐上考试车的驾驶位一试,车型不一样,座位好像低了点,一摸方向盘,也比我们的大一圈,不习惯。昨天模考过大饼时,由于座位低,环境生疏,大概视野受到影响,在过5饼时我擦饼了。但考官根本就不管你的模拟效果,只让你“模”一回,不让你再“模”第二次。看来,还是安稳些,最好别抽到大饼。
说到模考,考官可牛了。
这些“执法官”拉着模考的考生,冷着个脸,从不多说半个字,感觉就像是拉了一批“专政对象”,要严格“划清界限”似的。只在路上遇到其他也在驾车带考生模考的同行时,才恢复常态,打打招呼,说些俏皮话,显出点人情来。
同车第一个上场模拟的小伙子,在模拟“坡道定点停车起步”科目时开始上坡了(该科目在坡道停车时横向和纵向的位置都有苛刻的要求,不能压线,压线就不及格)。
“喀!”
小伙子看准位置,踩下离合和脚刹,再一把拉上手刹,小心地问考官车轮有没有压线(来模拟就是要看看实际考场的效果嘛)。
考官不做声,目视前方。
小伙子急了,想打开车门自己下去察看,被考官喝住不许下车。
小伙子说,我不看怎么知道我的车停的怎样,我要调整呀!
考官不理。
小伙子没法,掉头央求坐在后排右侧的我,让我摇下车窗伸出头帮他看看右轮有没有压线。
我刚将窗户摇下一半,考官猛一掉头,严肃地命令我:“关上窗户!谁让你开的?!”
我悻悻关上窗户。乖乖,这么狠。
小伙子僵持了片刻,无奈地继续起动车子做下一步动作。
做完了全部模拟科目,小伙子下车前,考官才指指车载的考试机说,“看到了吗,电脑没有给你报错,说明你没有压线,有必要下去看吗?压线它会告诉你的。”
第一屏的名单密密地刷出来了,赶紧搜索,没我的名字。
考官带着一部分考生离开了,剩下的继续等待。
如果抽到“限速限宽门”科目我行吗?
昨天模拟过限宽门时,就出现过低级错误:我踩油门,换3档,往门里冲,不知怎么回事,速度就是上不来。眼看着快到门前了,考官在一旁冷冷地提醒:“手刹”。原来是起步时,手刹没放到底,老毛病又犯了。
结果就是挂着1挡的速度爬过了限宽门。
记住,一定要将手刹放到底。
(最近据我一个外地的亲戚说,她上的那个驾校居然与当地车管所私下约定,抽考的7个科目中,驾校只练“限速限宽门”,车管所只考“限速限宽门”,很容易就通过了。害人啊!现在她驾照是拿到了,但很少上路,尤其是从不敢倒车。)
第二屏名单出现了,赶紧再抬头扫描,还是没有我。
如果抽到“单边桥”我也不怕,这是我的强项。
昨天过“单边桥”时有趣,情形与“限速限宽门”正好相反。由于前面刚刚做完“百米加减档”,档位还挂在2档上,慌慌张张地忘了挂回1档就开始上桥了。离桥还有两米远时,考官又冷冷地发话了:“看看,档位!”
坏了,忘了换档,来不及了。我只能挂着2档硬着头皮冲上左桥,然后迅速打方向:180、-360、180,竟然稳稳当当的通过了单边桥。
考官诧异,一车人都不做声。过了两三秒,考官问,“你是哪个驾校的?”
“狮麟的”。不知是否给学校挣了面子。
平时在进行“单边桥”训练时,我打方向盘的动作非常迅速,教练有时会对我的动作咕隆一句:“慢点,慢点,这么快干什么,跟抽筋似的!”。
现在看来,这个“抽筋”动作在我挂2档通过时,还真派上了用堂,否则可能要掉下桥面了。看样子这招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还管用呢!
第三屏,也是最后一屏名单刷出来了。
我屏住了呼吸:
看见了-----------大饼!
我闭上眼睛:中头彩了!
看样子今天注定我要书写自己的考驾奋斗史了。上帝在给我机会。结果会是传奇,还是不堪回首?
来之前教练问了我的模考情况,并吩咐说,如果抽到大饼,考前还有足够的时间,最好再专门“模”一下大饼,如果抽到其他科目就不用再“模”了。
对,为了把握大些,我得再练一次。这是“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要重视”的道理。
我还想,如果今天再不多开两次绕大饼,考完试以后这辈子基本就没有机会再绕了。
找到收费处,交了90元,上车绕了两次大饼,全部完美通过!大喜!
问考官,能不能让我再绕一次?
考官不假思索的一口老南京腔:“开什么玩笑,怎么可能呢(你交的钱只能开两次,还想开,再去交钱,我这个车可是挣钱用的金车子)?!”
去一个小屋子里排队等待。
里面的椅子是四张一排,每次喊号出去四个,正好一车。
我的名单靠后,椅子有限,只能先站在后面等着。
10点半,突然停电了,考试暂停。因为是电子路考,没电那些电子信号就不能发送接收了,等待吧。
空调也停了。没一会,小屋里就热的坐不住了,考生纷纷起身。屋子外面是骄阳,也凉快不到哪,结果大家又钻回小屋子忍着。
等了一个多小时,快12点了。考官们把我们扔在一边,敲着饭盆轮流去吃饭了。而考生们个个都是大早5点不到就出门了,幸亏我今天早晨吃了两个鸡蛋,现在还顶得住。
谁都知道,抽到大饼的基本要补考,所以感觉一排排坐着的“大饼”们就像一群装在卡车上待宰的猪。现在路堵了,驾驶员停车吃饭去了。
和我坐同一排的三个都是年轻人,两男一女。女孩说自己肯定过不去,既然抽到了,也要去开一回吧。其中一个男孩说他上次就抽的大饼,没通过,这次来补考,倒霉又抽到大饼。说完就不吭声了。
终于来电了。考官们迅速出动。门外一阵忙乱,几辆车子开始赶时间考试。
轮到我们上车,刚坐好,考官一脚踩下油门就要从门口正准备出发的五六辆车中冲出去,不想一个考生正好从车头穿过,考官反应够快,迅速一脚踩下刹车,我们一车人惊出一身冷汗(这些考官都是玩溜汽车的,否则今天肯定就要处理事故了)。
让过车头前的考生,考官闷头飞快地开着车,在大片的像密密麻麻的青纱帐似的训练场上,我们的车像个疯狂老鼠,不知走迷宫似的绕过了多少科目,终于,将我们远远地拉到了一处“大饼”阵地前。
“吱”,车子停下了。考官问:“谁先上?”
为什么先考大饼?他是为了节省时间。因为大饼最难考,大饼通不过,马上下车走人,就不要再浪费时间考什么“侧方位停车”和“坡道定点停车起步”了。
那个女孩到是挺爽,知道自己考不过去,早死早投胎,像个大义凛然的刘胡兰:“我先来!”
起步,1饼,2饼通过了,第3饼,眼看着车头到位了却没有及时回一把方向,真替她可惜,眼睁睁地看着她的右前轮就压上了大饼。
电脑喇叭说:“考试结束”。
女孩平静地坐在驾驶位上。
考官快速冷漠机械地像背书一样说,“你的考试结束了,如果想马上补考,就立刻将表格带走,到大厅交钱再来考一次,如果想10天后再来补考,表格就留在我这里。”
表情中有一种傲慢,似乎早就知道这个结果。
女孩还想开口问考官什么。考官挥挥手:“你先下车(别浪费时间),有话站在窗外面说”。
考官要节省时间。
女孩走了,只开了不到两分钟的车,像个闯了祸的孩子无奈地消失在视线中。
考官坐到驾驶位上,将汽车飞快地重新绕到大饼阵地的起点。
“快,下一个。”
那个上次就抽大饼,今天补考又抽大饼的小伙子上了。
功力不济,挣扎到第4饼,倒下,像个倒在漫漫大漠途中很快就被黄沙掩没的冤魂。
倒霉蛋下车了,用时3分钟。
考官像个殡仪馆的火化师,见惯了生离死别:
“快,下一个!”
这第二个小伙子有点紧张。起步时,尽量谨慎地采用半联动将车子开得很慢很慢,我在暗暗给他加油。1饼,2饼过去了,3饼过去了,4饼过去了,5饼呢?不对,为什么车子在后退?坏了,车子在后溜。原来他的半联动用的太狠了,离合器已经完全脱开,车轮已得不到动力了。动力用尽,正好地面不平,于是车子后溜了。
终于,电脑喇叭里不客气的发话了:
“倒溜,考试结束。”
小伙子懊恼坏了,依依不舍的下车后,还不忘单腿跪在地上,弯腰往车底看了看。
(据说,南京天勋驾校教出来的学员绕大饼有绝招:他们是将车子停在大饼前死扳方向盘,就像考桩一样,挺管用,只要不后溜,电脑判断不出。停车一次扣10分,停车10次也扣10分,一样可以通过考试。所以考官每当看到考生采取这种手段时,就问:你哪个驾校的?天勋的吧?!)
现在,旁顾左右,车上只剩下我一个老朽了,悲哀,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考官坐到驾驶室,再一次将汽车飞快地重新绕到阵地起点。
“快点,轮到你了!”考官眼睛不抬,像个催命鬼。
电脑喇叭发出指令:“开始考试”。
我赶紧坐进驾驶室,调整座位,系好安全带,打开左转向灯,踩离合,挂1档…
怎么了,怎么了,档位为什么挂不进去?这车子…
使劲往左前方挂1档,但就是挂不进去。急得我一身冷汗。
抬头看看考官。考官不动声色。
我想了想,只得试试先将手刹放下再挂档。奇怪,仍然挂不进去。
时间一秒一秒地在流失,怎么办,我快疯了,超时就会OUT。啊,我会荒唐地死在起跑线上吗?
我侧身狠狠地用力将换档杆推向1档位置。
“噶…”
车身一阵振动,档位居然被我强行挂上了。车子立刻向前移动。我长舒一口气,赶紧控制好方向,匆忙瞄准着1饼开了过去。
1饼,2饼,没有悬念;3饼,峰回;4饼,路转;5饼时,已是气定神闲;6饼,完美收官!
考官终于开口了:“向右,咱们马上去那边完成坡道定点停车起步”。
口气缓和多了,多好听的男音。
但我仍不可大意。接下来“坡道定点停车起步”完成,“侧方位停车”完成。
电脑喇叭传来:“考试通过!”
考官看看我温柔地说,“别下车,跟我的车回去吧”。
原来考官这么可爱,我要哭了。
感觉我像个受到礼遇的凯旋的将军。
啊,只是辛酸那先我而去的伙伴们。
伙伴们,我是这车上留下的独种,偷生在这人世上。
路上,心有余悸地问考官,为什么开始我的档加不上?
考官说,你离合器没踩到底。
原来如此。
回到驾校送考的班车上时已是下午一点。我一上车,车就开动了。
赶紧打手机向教练汇报,与教练分享喜悦。师徒二人谈了好长时间,整个车里就听见我哇啦哇啦的报喜声。
回程,大雨。
雨中我突然想起了《士兵突击》的主题曲,想起了那个雨中抗着原木的“老A”们的镜头。
对呀,原来我那咆哮教练就是那个袁朗啊,我,就是那个许三多,“老A”吗?
哈!
注:
老A
士兵突击中对某特种作战大队的别称。
捉老A,一种扑克牌的玩法,A即为出奇制胜的一张牌。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步兵的最高境界,老A,也就是所谓的特种兵,具有特殊使命,完成特殊任务。
A在英语和法语中是双关语!意思为扑克中的A或王牌。老A的意思就王牌!王牌最初是法国在一战时对击落5以上飞行员的称呼,后被世界各国应用!
老A是一个特种作战大队,从其训练,执行的任务,以及存在的目的与一般建制部队相比,(可以从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招人,这两种部队也可以算得上特种部队了),具有其特殊性。他们应该能算得上中国军队中的王牌了。听说中国有军委直属的海陆空三栖特种作战大队,对外挂某个大军区的名,老A像是这种部队。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还有对老A的解释:削"南瓜"(南瓜就是像许三多一样,刚来受训的人)的时候,为了恶心"新南瓜",老老A们骗新"南瓜"说:ABCDEFG,A才是老大!等这批"新南瓜"通过了老A的所有考验,袁朗说出了老A真正的意义:1、就像捉老A的游戏,老A就是平时藏着掖着的,关键时候出奇制胜的部队。2、就如吴哲所说的“A就是骗的意思,兵者诡道” 。
学车笔记:
盘点场地驾驶九技术
下面按我自己理解的难易程度来梳理一下这9门科目。
其中纯方向盘操纵技术类有5项:
1、起伏路驾驶
教材上说,“过起伏路前,减至一档,怠速通过”。
这个最简单,因为车子的常态就处在一档位置,只要静静地把正方向盘就行。
(但我从网络上找到的早期起伏路驾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过去要求:“在100米以外时挂3档,100米以内降为2档,10米之内再降为1档,通过起伏路”,这样就加入了加减档的操作要求。)
2、直角转弯
有练桩的基础,这个简单。要领是进入直角道路前,尽量将车贴道路的右侧行进(左筋对准路中行驶),待车头盖住前边路牙线时,迅速左打死。感觉车快正时方向盘回正。
这个科目对方向盘的转动要求是“左打死”(左转2圈半,固定角度)。
3、单边桥
过左桥时,将车盖上的左筋前端点对准左桥面,挂一挡直行。当左前轮下桥时(感觉到车轮一震),迅速将方向盘向右打180度。待左筋前端点距右桥的左边线一个桥面宽时,迅速回转方向盘360度。感觉右前轮拱上桥面时,不快不慢的流畅地回正方向盘(向右180度)。
这个科目对方向盘的转动要求是在适当时机做出三次固定角度(180,-360,180度)的操作。
单边桥是我的强项,很少失手。有很多人怕这个科目,车轮总是掉下桥面。我感觉这个项目其实很简单,不需要摸索方向盘的转动角度与实际车头转动角度之间的关系。
我通过单边桥时,是教练最安静的时候。
4、曲线行驶
沿S型弯道行驶,俗称S弯。要领是在左弯道行车时,车的左前角贴着弯道的右边线行驶,反之则是右前角贴着左边线行驶。在左弯道向右弯道变化的过程中,不要过于急着变换方向,否则有后轮压线的危险。
开始训练这个项目时,不知道方向盘的感觉,常常多打少打,快了慢了,被教练讥讽:“看你手忙得不息,要打这么多干什么?像个猴子,动的不停,这么简单的都学不会”。
有人问:“要打几圈方向?”
回答:“什么几圈?你管它几圈,车头贴着线就行!”
5、通过连续障碍
俗称“绕大饼”、“绕铁饼”。地面上弯弯曲曲地放着六个凸出地面的像窨井盖一样的东西,要求驾驶车辆骑跨着大饼通过,不能擦碰、不能碾压这六个“窨井盖”。
以上5项属于由简到难的单纯方向盘类的操作。2、3两项,是有固定角度的死操作,容易掌握。S弯,则是“看得见限制(弯道线)”的活操作,相对难些,它要求通过反复练习,熟练地找到打方向盘的角度与实际汽车“转头”的角度之间的关系感觉。“绕大饼”更难,它不光属于“活操作”,而且还“看不见限制(大饼在车身下)”。
其中四肢综合类有4项:
6、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必考项目)
这是一个综合使用离合器、油门、手刹的实用技术。
要求将车在坡道上爬坡时,中途在指定的位置停准了,再启动车子继续向前爬坡。
要领就是远远地你就要看准路上的车胎印,先大致地对准方向。当看到坡道上的黄白竖线时,闭上左眼,将左雨刮器上的凸点对准地上的白线左边缘(因人而异),向前慢慢移动,同时,左右脚分别虚放在离合器和脚刹上方,待仪表盘壳右上角与路边的标杆成一线时,迅速先后踩下左右脚停车。拉手刹,松右脚。然后慢慢松抬离合,至车辆有抖动感,再踩一点点油门,至车辆进一步抖动(此时还可再松一点点离合,使车更抖,更保险),迅速松下手刹,车便开始继续爬坡了。完全松开离合踏板,油门则视车有没有爬到坡顶决定是否松开。
我常犯的错误是,手刹拉不死。当脚刹松开后,车会后溜,于是赶紧再次拉手刹,才真正刹住。一直没找到原因,经常为此挨骂。终于有一天我发现了原因,是因为我拉手刹时将大拇指顶住了手刹头上的按钮,其实拉手刹是用不着按这个按钮的,一把拉起来就行,只有在松手刹时才需要顶住按钮,向上抬一点,再向下送手刹到底。
7、侧方停车(必考项目)
就是将车子倒进路边的车库里。有倒桩的基础,这项不难。
在这个项目上,学会一个词:“拉松挂”。是说车在车库中停正后再次启动出库前,先“拉”手刹,防止溜车,停好。紧接着“松”手刹,“挂”一挡,准备出库,做下一个科目。
8、百米加减档
这是一个车在行驶过程中变换档位的操作技术。
要求在100米距离之内,先踩油门加速,松油门,踩下离合器,保持直线行驶,依次从2、3、4、5挂档,再从5档依次降到4、3、2档,降到2档后,抬起离合器,正常行驶。
这个动作我在开始学习时有一个不习惯的过程。
换档时,要腾出右手操作,方向盘由左手单独控制。由于换档时注意力在右手上,等档位从2、3、4、5、4、3、2顺序换档结束时,发现因左手的自然重力因素,我左手单手控制的方向盘,被我向左扭了一个小角度,于是车轮跑偏压上黄线了。这是左右手还不能完全兼顾的原因。
9、限速通过限宽门
这是一个车在快速行进过程中,如何躲避障碍的技术。训练的是快速行驶时对方向盘扳动角度的感觉判断。
这也是一个综合技能的技术。因为在通过门之前,先要踩油门加速,松油门,踩离合,换3档,松离合,这一连串的动作刚一做完,车就到门跟前了,我常常手忙脚乱来不及做完就冲门了,于是有时会碰杆。
过杆后,还要及时地调整方向,踩离合,换1档,松离合,准备进入下一个科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