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缅甸的货币(2008年6月1日)
山民外出,除了带一条备用笼基之外,还有一件必备之物就是砍刀。
砍刀可以防身,还可以用来砍竹子搭竹棚。
山中竹子很多,搭棚子不需要任何绳索铅丝,就凭一把砍刀,劈开竹子,再仔细剥开竹子皮就可以当绳索捆绑竹子了。搭棚子是个力气加技术的活,我们不会,就请缅工上阵。
我们带了两个缅工去远处的山洼里搭棚子。两个缅工手脚麻利,我们当下手,半天工夫,一个竹棚和一个水槽就搭好了。

这个缅工叫击梭

他叫渥米水,随身带着有鞘的砍刀。

我也上阵帮帮手。
回头路过井场边的一排简易竹棚时,看见了我昨天给他拍照的孩子,孩子的母亲招手让我过去。我走过去一看,孩子的脖子上挂了一个银光闪闪的东西。
仔细一看,是硬币,是那枚我昨天送给他们的硬币。
昨天,我跟这个小孩玩得很开心,并且还给他照了相,临走时我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枚一毛的硬币送给他,没想到,这家人竟然找人将硬币上钻了一个孔,当作装饰品挂在了孩子的脖子上了。
我感到十分惊奇和感动。
不久,周围的孩子都过来了。既然他们这么喜爱我们的硬币,于是我掏出钱包,给每个孩子送上一枚。
原来,缅甸只有纸币,没有硬币,所以他们稀罕(缅甸的硬币已经在几年前取消了,后来我在仰光的收藏市场买了一套。缅甸硬币做工比较粗糙,相比起来,我们的一毛硬币银光闪闪,的确十分漂亮)。
由于经济封闭,缅甸的货币政策十分严格和独特。除了没有硬币,另外,入境者可以将美圆带入境内消费和投资,但出境时则严格限制每人随身携带不超过2000美圆出境。超出部分一旦查出全部没收。
在仰光,我们曾经为了给缅人付运输款,按宾馆的指引,找到私人钱庄换钱。不多久,一个骑摩托车的人来了,将一叠叠的纸币从布袋中搬出,放在桌上。由于缅币的兑换比率大约是1000缅甸币=6元人民币,所以换来的缅币一捆捆的,非常吓人。
这些纸币又烂又脏,很多整张都贴满了透明胶布,感觉像是一堆破破烂烂的,但又是裁剪得整整齐齐的烂树叶。
据说政府已经三年没有印货币了。

这里住着缅工的家属。这个站着的孩子就是我给她硬币的孩子。



脖子上挂着我送的银光闪闪的硬币

弟弟胆子小,给他留影他还害怕呢。

猜猜看,这个缅妹在做什么?

原来是一盆大蟋蟀。让我吃,我可不敢,但对他们来说可是佳肴。

让我尝尝野果,这个我敢。吃一颗,味道还不错。
这个小伙子叫扑兔,正在做蛙肉。

让我尝尝。这个真好吃!

这个也好吃!

这是蘸盐的芒果,味道不错。

这是他们玩的藤球。

这是缅文。

看看渥米水住的什么地方?真艰苦,下雨怎么办?他没有带家属来。

这是兄弟俩,右边是哥哥,孩子是哥哥家的。

哥哥挑水。

哥哥一家。

这又是一对父子。

提水。

没弄清楚这是谁家的媳妇。

击梭家的孩子。


扑兔家的孩子。

小司机。
赤膊上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