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一路向西(2008年5月29日)
上午,气温上升得很快,我们带足了饮水继续上路。
今天我们要去的目的地是缅甸西部与印度交界处的邦尼亚山区中的一个井场。
时间较充裕,于是昂昂“翻书”的速度下降了。更令人高兴的是,昂昂仿佛知道我们的心事,还在半途上停了几次车,让我们看个够。
路上偶尔能见到一些简陋的收费站。我们的车大概有个油田的标志,免费。
在一个收费站边,因为前面有车在缴费,我们停了下来。
就在这时,只见一辆摩托车从远处迎面飞驰而来,接近收费站了也不减速。收费员站在路中间,在摩托车与收费员相交的刹那,只见摩托车手一抬手,“啪”,将手中事先准备好的钞票迅速地拍向收费员伸过来的手中,速度不减地扬长而去。那个收费员准确默契地接过钞票,还借势轻松地在原地转上一圈,腰间的笼基也像跳华尔兹一样的飘了起来。
哈,原来还可以这样缴费,省事。
在缅甸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行为。
我在想,我为什么感到惊奇?是因为这样的“飞车缴费”在我们的国里从未见过,也不可能见到。我们既“文明”又“狡诈”,所以就不可能“简洁”,所以要建立起一套“复杂”的规则,并为此而津津乐道,称之为“五千年文明”。人家既“简单”又“落后”,但这里不能说不含有一种“低成本”的“政治”,一种我们非常渴望见到的久违了的道德信用。
不过,也不能过早下结论。用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一思考,问题就来了,这样收费没发票,贪污了怎么办?他们的佛教教得人不贪污吗?不知道。
但不管怎么说,人家的“飞车绝技”可以用来缴费。而同样的技能,在我们的国里,却常常用在“飞车抢包”上了。唉,谁让咱们的国物欲横流,流得人都自持不住,全都血脉贲张了呢?
我们的车又上路了。
昂昂啊,一会左拐,一会右拐,一会上坡,一会下坡,我们是在开往什么方向?
昂昂说,我们一路向西。
对,一路向西。我们像一片树叶飘向邦尼亚。
如果越过邦尼亚,那头就是印度了,是释迦牟尼的家乡。

色彩写意

桥梁

桥上的孩子

这些是羊?!


路边风景

途中风光

途中风光

这是放在路边供人免费饮用的饮水。一路上很多,城里也有,在泰国也能见到。

路边餐饮店,我们停车休息。

老板娘

旁边的邻居

父亲叫孩子站好让我照相

扇子

小兄妹

村头大树。

村民

这家人看见我们做出欢迎的动作。

大树下的小店。

还是刚才那个爷爷,抱着孙子出来让我们照相了。

儿媳

农舍

路上,擦肩而过的卡车。
汽车发动机前竟然也绑着行李,车头上竟然还能坐两人,仅给驾驶员留了眼前的一块空间。

村民。见我给他照相,很意外,也很乐意。

村中。

村头。

村里的水井。是方的。

在井沿边玩耍的孩子

村里的房子。

路边的佛塔

村姑

孩子

难得在山里看到这种房子。

村子

村庄

桥梁

路边小店


广告

小伙子

佛塔

修路的妇女

行人

在路上

修路的女孩。

路上遇到修路,路堵,看到了这个女孩,拍她。

被她发现了,她赶紧将头扭了过去,不让我拍,并告诉了周围的同伴。

我在车里耐心的等着,她终于忍不住又掉头张望--喀嚓!

牛

在路上

路况

在路上

路上的牛车

集镇上

浓密的树阴

轻骑

路边的老树。还有更老的粗的,令人惊叹的大树没有拍下来。

收费站

路上遇到一个交通事故,装猪的车翻了。

牛犊子

收费站

经过一处村上的菜场,停车进去看看。

看看这位妇女身边的木制的称,是天平原理的,到处都是,大概也是英国人留下的痕迹。


这个手放在胸前的女孩看得出看到我们很惊奇。




牛运木头

修建房屋


路边

广告

老奶奶也抽烟




摇篮中的睡宝宝

山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