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1)走进缅甸

(2010-07-13 21:23:00)
标签:

旅游

勘探

佛塔

蒙育瓦

缅甸

石油

分类: 野外勘探(缅甸篇)

野外勘探札记(4)缅甸篇

    2008年5月底,我们接到了前往缅甸承担VSP项目的任务,一行3人从昆明机场出境,两个多小时后,仰光时间下午3点多,降落在缅甸的中部城市曼德勒的郊外机场。

 

(01)走进缅甸

曼德勒机场内
  

(01)走进缅甸(2008年5月28日)

    缅甸是菩提佛国,苍狗浮云下的候机楼展现出那种别致的缅甸式的佛教文化风格。

    缅甸是军人执政,荷枪实弹的军人肃立守门。

    于是我们就在那种有点儿安详又有点儿小心的复杂心情里,走出了机场。

 

    根据约定,我们找到了接站人。

    来接我们的是个缅甸司机,名叫昂昂。跟周围不少缅人一样,昂昂的下身围着一件拖泥带水的叫做笼基的“围裙”,脚上穿了一双人字形搭带的拖鞋,双手举着一张纸,纸上用汉字大大地写着:“南京3人”。

    缅甸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许多人都会一点英语,昂昂也会。

    经过短暂的交流,我们明白了:赶紧上路,今天天黑之前需要赶到小城蒙育瓦,时间有点紧。

    上了奔驰车,昂昂将车开得飞快。

 

    很快,异邦的风情便牢牢吸引住了我们的眼球。

    一路上,我的眼睛和相机一刻也没停,可车速太快,很难捕捉到好镜头,不是歪的斜的,就是糊的光的,一再错过精彩,但我依然不依不饶。因为我知道,这次来缅工作,时间安排很紧,工作为重,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只能见缝插针了。

    许多堪称经典的画面,在我的眼前飞闪而过。它不让你细看,只让你浮光掠影,只让你抱残守缺。就好像小时候,大人拿出了一本诱人的小人书,在孩子的眼前捻动手指快速地翻动,书里的内容让你感到惊奇,急得你跺着脚直叫唤,产生出那种恨不得一把抢过来的冲动。

    现在,哗哗“翻书”的人是昂昂。

 

    迎面,两头白色的水牛拉着牛车慢悠悠的走着,但是,唰——从眼前掠过了。

    那牛车有着低低的车架,车上侧坐着一位清瘦的老农,悠然地随着牛车的颠簸而起伏。那皮肤的颜色,不是什么古铜,不是什么咖啡,而是那种缅甸农民大概是接受了过多的紫外线而呈现出的特有的青黑色。夕阳从树丛中斜刺里照下来,将一道金色的镶边抚爱地勾勒在他的脸上、身上,而他脸上的两只白眼珠却一动不动。像尊雕像!

    我只能想象着自己一下子从车里跳将出来,蹲在牛车的前方,构图、等待、喀嚓!完成这个完美的连贯动作后,再心满意足的纵身一跃,追回到奔驰的车里…

    拐弯经过一个集镇。路边出现了两个赤脚走着的被绛红色的僧衣所包裹着的童僧,十来岁,怀里抱着化缘的大铜钵,一闪而过…

    我抓不住你,那些乡村的竹屋田园,乡土艺术的寺庙佛塔,顶着水罐器具的农妇…。她(它)们扑面而来,又迅捷离去,她(它)们不让我有片刻的休息,但也不让我仔细观瞧。

    就这样一路不懈的按动着快门,虽然难得逮到一张像样的图像,但是我乐意。

 

    天黑以后我们赶到蒙育瓦住下了。

    昂昂的家就在蒙尼瓦。晚饭后,昂昂回家休息。

    “概览”之后,该“概”睡了,明天还要继续赶路“翻书”呢。

 

    注:

    缅甸信佛教的人达80%以上。

    缅甸史书《琉璃宫史》中记载了一个传说,传说中缅甸人民把中国人民当作自己的“瑞苗胞波(缅语音译)”,意即“同胞兄弟”。

    缅甸是一个与我们山水相连的,有着135个民族的国家。缅甸的克钦族就是我国的景颇族,果敢族就是汉族,掸族就是我国的傣族。

    曼德勒,缅甸第二大城市,缅甸佛教文化中心,缅甸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的都城。

 

 

(01)走进缅甸

这是我们乘坐的东方航空公司的漂亮飞机

(01)走进缅甸
在空中鸟瞰的缅甸的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是缅甸的母亲河,她的上游是我国云南的独龙江。据说这一名称来源于缅甸古代传说中的雨神叫伊洛瓦底,他最喜欢的一头白象在这里喷水,之后就形成这条大江。


(01)走进缅甸
佛塔

(01)走进缅甸
贩服装的小贩


(01)走进缅甸

    道路两旁有许多妇女,手拿铝盆,每当有汽车通过时,她们就一起敲响铝盆,等车上的人扔下钱物等等,车过后她们便一哄而上,争拣地上的东西。至今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路上遇到过两三次。这是在我们的车开过去以后,从车后窗补拍。

 

(01)走进缅甸

路旁行人

(01)走进缅甸
小镇


(01)走进缅甸
路边建筑


(01)走进缅甸
牛车过浅河


(01)走进缅甸
农村的房屋,全部采用竹子。


(01)走进缅甸
常见这样的马车,大概是英国殖民时期留下的东西。


(01)走进缅甸
乡间佛塔


(01)走进缅甸
不知是什么地方


(01)走进缅甸
路边的小加油站

 

(01)走进缅甸

途中我们的车要加油了,这是私人小加油站,沿途很多。

(01)走进缅甸 司机昂昂

(01)走进缅甸
这里加油的方式很特别。

加满油箱一次油花了160美元,约合人民币1100元,吓得我们后来不敢轻易用车。缅甸的交通、油料都很贵。

 

(01)走进缅甸

路边小店

(01)走进缅甸
交通状况


(01)走进缅甸
路边修路的妇女。


(01)走进缅甸
村舍


(01)走进缅甸
路边


(01)走进缅甸
乡间佛塔群。


(01)走进缅甸
很多摩托车在集中行驶,不知有什么事。


(01)走进缅甸
可爱的小和尚。


(01)走进缅甸
路边


(01)走进缅甸
路况

 

(01)走进缅甸
路况


(01)走进缅甸
路景


(01)走进缅甸
路况


(01)走进缅甸
路况


(01)走进缅甸  (01)走进缅甸

(01)走进缅甸  (01)走进缅甸
路况


(01)走进缅甸
路况

(01)走进缅甸
暮色苍茫中


(01)走进缅甸  (01)走进缅甸

(01)走进缅甸  (01)走进缅甸

回家的路

(01)走进缅甸
这就是生活

(01)走进缅甸
我们在蒙育瓦的住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借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