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16岁当兵到缅甸

(2010-02-06 13:24:30)
标签:

华人村

勘探

旅游

泰国

缅甸

云南

孩子

民工

同城有约

分类: 野外勘探(泰国篇)

 

(19)16岁当兵到缅甸

16岁当兵到缅甸 2003年10月13日续)

    阿诺的皮卡车在泰北缓缓起伏的公路上行驶着。

    后车厢里,坐着我和三个从华人村找来的民工。

    民工中,两个年轻些,一个年龄大些。年龄大的那个,满脸沧桑。三人望着车外移动的山峦,一声不吭。

    路上将近要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打算跟他们聊聊天,打发时光,关键是想抓紧时间多了解了解一下华人的生活状况。

    我“漫不经心”地问那个沧桑的:“老师傅,今年多大啦?”

    “49”——声音出奇的轻柔,跟他粗旷的外表极其不符,我不禁仔细看了他一眼。

    “你们呢?”我扭头问那两个年轻的。

    “26”,其中一个年轻的说。

    “你们的老家在哪里呢?”我问他们。

    两个年轻的不做声,沧桑的说:“云南”。

    “你出来有多少年啦?”

    沧桑的没有立刻回答,停顿了一下,然后低低地说:“我16岁就出来了”。

    “什么?你16岁就出来了?你还回去过吗?云南那边还有亲戚吗?”

    “…回去?怎么回去?我们三个都是从缅甸过来的”。

    “什么?你们是从缅甸过来的?”

    “对呀,他们两个是在缅甸出生的,会讲汉语,父母是华人。我是16岁当兵到缅甸,支援缅共的”。

    “什么?——我算算,49岁,16岁出来——那时应当是1970年左右,是文革时期,你们应当就是传说中分批渗透到缅甸去的那帮知青军人了?”。

    “……”

 

    皮卡车在泰北缓缓起伏的公路上拐了一个大弯。

    当年支缅的军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有的被招回国了,有的留在了缅甸。他留下了,是什么原因呢?不知道。

    “你什么时候又从缅甸到泰国的呢?”我继续小心的问。

    “73年”。

     “73年——来泰国已经30年了——为什么要来泰国呢?”

    “缅甸人太会折腾人,生活不下去,只好来泰国了”。

    他说得很慢。他不知道面前这个看似漫不经心的问话人其实恨不得钻到他的脑子里迅速知道所有的答案。

    “来泰国30年了,现在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我在泰国无田无地,只有靠打工过日子。我永远也没有身份证,永远也不能离开芳县”。

    “有孩子吗?”

    “有两个男孩,一个16,一个12”。

    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有孩子就好!

   

(19)16岁当兵到缅甸

16岁当兵到缅甸支援缅共,来泰已经30年的49岁的“老沧桑”

 

(19)16岁当兵到缅甸
三个华人民工正在炮点上工作。

    眼前这个沉默寡言的人,16岁就参军来到缅甸。16岁还是个孩子,如今他的家人知道他还在人世吗?天隔一方的他,在夜深人静之时,会想起他的父母兄弟吗?他的兄弟姐妹或许正在远隔千山万水之外的城里的某个楼里敲打着键盘,或许…,他们还会记得他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消失在缅甸的兄弟吗?

    我不敢多问了,怕搅动他内心深处一潭静水的水底沉渣,怕掀起惊天动地的悲悯狂澜。

    泰国好吗?

    在某些人的眼里,它是天堂。可在他的眼里,泰国到底是什么?

    永没有身份证,永不能离开芳县,无田无地,只靠打工的日子,是无边的苦海吗?

    但“缅甸人太会折腾人,生活不下去,只好来泰国了”——看样子相比较还有更糟的地方,更糟的结果。

    这里的一切对于他到底是后悔?无奈?亦或竟有几分幸运?

    他的大儿子也已经16岁了,正是他当年支援缅甸革命的青涩年龄。

    有人听过这个辛酸的故事后问我,他的孩子们将来能取得泰国的身份证么?

    谁知道呢?谁知道泰国政府还有什么鬼规定。

    一到井场我们就投入了工作,等干完活他们已经离开了。由于接触时间太短,我们没有进行更多的交流。回头想想,当时应当抽空认真地问他一下,我能帮他做些什么。比如带封信回家,帮助找找他的家人就好了。

   蓝字部分是根据博友的发贴讨论内容修改增加的。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