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邻村村民携鸡来斗。
战斗“鸡”从乡间“起飞”
(2003年9月29日)
得到消息,钻头捞上来了。明天轮到测井站的人上场。我们大约后天上阵。所以今天上午我们将仪器分箱,准备带到井场。
中午吃饭时,突然发现,最近几天好像在腿边绕来绕去的小鸡怎么只有两只了?
这些小鸡是对门昆泰家的,由一只黑母鸡“统领”,我们刚来时至少有六七只呢。
昆赵告诉我,泰人养鸡可有意思了。
我们农家养鸡是为了多下蛋,补贴生活,自然是母鸡受宠。泰人则相反,他们养的鸡是自由自在的,蛋也不下在家中,随便下在村里什么地方,没有人去管它们。母鸡几天不回家,也没人去找。我们在村边的小路上散步时,经常会听到灌木丛里母鸡咯咯咯的叫声。
过些天,母鸡会突然回家,带回一群小鸡崽。
这只黑母鸡就是这样,一到我们吃饭,母鸡就领着小鸡们过来觅食了。最早时有十只,渐渐地越拖越稀,也不知道是怎么没有的。母鸡带“孩子”也像人一样,有会带和不会带的,会带的成活率高。
等到小鸡崽们都长大了,主人就会关心其中有几只公鸡。然后就抱上公鸡去和别人家的公鸡斗。在村里,傍晚常常见到怀抱一两只公鸡去找人斗鸡的。如果在村里斗出了名,就会抱上“爱将”去邻村“征战”。
至于吃鸡蛋,去市场买。

摆开战场杀一场。
这里鸡的生存处于半野生状态。尤其是山区,每天都是中午气候炎热,傍晚一场大雨,小鸡在这种环境下自然淘汰,所以虽然都比较瘦,但个个都凶狠好斗。
泰国斗鸡在东南亚一带非常有名。据说,一只泰国斗鸡,能一口气连胜10只普通斗鸡。前些年,广西南宁民间斗鸡赌博成风,泰国斗鸡每只竟涨到10万元。
斗鸡是泰国的一项传统民间习俗,每年都有比赛。跟西班牙斗牛一样,泰国斗鸡也在申请世遗呢。
泰人养鸡是为了培养公鸡“战士”,我们养鸡则是培养母鸡“产蛋机”,两者的基本出发点就不一样。
虽然,斗鸡里面肯定还有许多我这个门外汉不懂的门道,但起码泰国乡村的“成才”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泰人养鸡的基本出发点这两个因素,在成就泰国斗鸡的强悍特点上,一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泰国人很擅长鼓动许多小动物们去斗个你死我活,并以此打赌。他们不光斗鸡,还斗甲虫,甚至连蟑螂也拿来赛跑比赛。
傍晚,昆泰家隔壁聚集了一帮人,在廊下摆开战场,开始斗“逛(音)”了。
“逛”是一种甲虫,外观像天牛,黑黑的,硬壳,头前有一根硬硬的独螯。泰人把它们从树上捉来,一头用线栓上,另一头捆绑在一截去了皮的甘蔗上,甘蔗是“逛”的营养品。
斗“逛”时,将两只“逛”分别放在一根有一两尺长的碗口粗的圆木架子上的两个黑点记号后,双方主人用一根圆圆细细的像小锉刀似的铁棒轻轻地在木架上刮动,发出“咯咯”的振动声响,这是一种开战信号。
“逛”在这种“咯咯”声中被激怒,同时向对方发动进攻。直至一方体力不支,或掉头脱逃,或被赶下圆木,或被顶过界限而结束战斗。
旁边一溜排的放着“甘蔗棍”,那上面蹲着的是即将上场的“黑甲战将”们。大人小孩围成一堆,呐喊助威,如痴如醉。

斗“逛”,木上的两个黑点是争斗的界限,左边的“逛”要赢了。

旁边一溜排放着“甘蔗棍”,那上面蹲着的是即将上场的“黑甲战将”们。

泰人用“弩”射鱼。

在调试鱼“弩”。

昆泰全家驱车去钓鱼。

湖边风景。

这是湖边的休闲屋。跨湖的绳索,用来将“水上卡拉OK厅”拉至湖心。

湖边的风景。

湖边小店卖烤制食物,鸡蛋也可烤了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