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越天山(2001年10月1日)
清晨,离开库车向西,途经拜城县的克孜尔千佛洞,与鸠摩罗什神交之后,离开克孜尔向北,我们便驱车蜿蜒行进在有着奇特地貌的天山山脉之中。
亿万年前的构造运动所带来的沧海桑田的变化,虽已年代久远,但它仍然会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中留下痕迹,新疆地区尤胜。经过一处高地,突然,远方出现了“一片”又“一片”的又深又广的整齐的灰色山峰,它们连绵不断,非常壮观。这些山峰的山势是统一倾斜的,岌岌可危,一面稍“光滑”,一面“毛糙”,看上去像是田被犁过后竖起的土块,远远看去,这里仿佛是一大块刚刚被巨人们犁耕过的“田地”。相比之下,我们只能算是这些“土块”上的小小蚂蚁了。
我国的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湿润,雨水充沛,不管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过后,曾经有可能留下过多么奇特和不可思议的景象,但经过若干年的雨水冲刷,微生物的繁殖分解,以及丛生草木的“装扮”等等,终于会使这些当初的“容貌”大大改观,成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模样。虽然它们也有撼人心魄的雄浑险峻,但在我们南方人的眼里毕竟是“预料之中”的景致了。
而新疆,却是一个常年干燥少雨的环境,也少有树木参与“装扮”,因而它能够更多的保留下一种我们未曾见过的构造运动后留下的“原生态”的地貌。眼前的景象,或许该称为沧海变“耕”田倒更合适了。
驱车向前,移步换景。前面的山体突然全部变红,是那种铁锈红,神秘的库车大峡谷就在眼前了,进去看看。
大峡谷依然是一个草木不生的荒野之处。但是即使是在这样一个不毛之地,峡谷深处的绝壁上,居然还被人发现了一个当年的佛教修行者居住的隐蔽的小山洞,真够神秘的。
在大峡谷中,我们没探到什么珍宝,倒跟导游学了几句维语:“起来拉(美丽)”、“八毛(有没有?)”、“吐路(钱)”,也算是有所收获啦。
离开大峡谷,地势越来越高,路况越来越差,气温越来越低。傍晚,抵达大龙池。大龙池,是部队住扎山顶时使用的一个水库,山顶已近在咫尺。
大龙池边有一个简陋的招待所,招待所的大门边的墙上,一张追捕一个面相凶恶的维族嫌疑犯的《通缉令》,令这个冷清昏暗的环境里充满了诡异神秘。
天山顶上的夜晚,十分寒冷,我们的衣服还是带少了。只有司机是个棒小伙,竟用山上的泉水洗头洗脸,那可是天山上的雪水呀。招待所只在烧饭时才发一下电,过后就黑灯瞎火了。大家胡乱吃了一点晚饭后,和店主没聊几句就都黑糊糊地去睡觉了。
半夜,同事如雷的鼾声震醒了我。我睡不着了,外面好亮,于是我迷迷糊糊起身来到院中。今天是国庆节,也正好是中秋夜,只见一个大月亮朗朗的挂在天上,比什么时候都大,比什么时候都亮——我们是在天山顶上,离月亮近嘛。
不久,大家纷纷裹着衣服,来到院中,一起呆呆地看着这个从未见过的大月亮……

注:
克孜尔千佛洞——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与敦煌莫高窟等同享中国“四大石窟”之美誉。
鸠摩罗什——东晋时后秦高僧,与真谛、玄奘并称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