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汶川——第四章:万人感动的一本相册

第四章:万人感动的一本相册
十年前“汶川大地震”中,我曾经写过《废墟中一本记录爱情的相册》一文,刊发博客上,有三十多万点击率,无数读者被都江堰一位普通民警感动地流泪,他的名字叫胡军。
当时,我去都江堰采访胡军的时候,陪同我的都江堰市公安局的一个小伙子对我说:“衣老师,等我一会儿。”
说着,他快步朝办公楼跑去。过了十几分钟,他跑回来了,一头的汗水。我发现小伙子手里拿着一件包裹着的东西,就问什么重要物品。小伙子打开给我看,是一本相册。
小伙子说:“胡军家的房子全倒了,什么也没有抢出来。妻子单位的办公楼也垮塌了,他的妻子被埋在废墟里。这本相册是他妻子放在单位的,单位清理废墟的时候发现了,刚刚转交给我们公安局。这是胡军妻子留给他唯一的遗物了。”
我问:“胡军知道这本相册了?”
小伙子摇头:“没来得及告诉他。”
我的心突然一颤,小心翼翼地打开相册,惟恐将这唯一的遗物弄坏了。
胡军的妻子叫王玥,从相册里留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漂亮女人,有着模特一般的身材,很像影视演员。她的美,是那种健康而灿烂的美。
我们的后车座上,坐着小伙子的女同学,是一位在校大学生,她看了照片惊讶地叫起来说:“这不是香港***演员?”
我翻阅着王玥的生活照,突然间我发现相册里有三首诗,标题是中文,内容却是英文。
第一首诗的标题是:想念你,在每个回忆的转角处
我不懂英文,但看了标题,意识到这首诗应该是一首爱情诗,于是问身边的女孩子:“你是大学生,你能给我翻译吗?”
公安局的小伙子说:“你算问对人了,我女同学是英语专业的。”
女大学生接过相册溜了一眼,就翻译了:
当我在路上的时候
我感觉你就在我身边
我无法控制自己对你的爱
每当你站在路口上的时候
你就是我眼中唯一的风景
宝贝
所以无论你需要我什么
我都会尽可能让你得到满足
翻译完后,女大学生补充一句说,就是大概意思,因为是诗歌,翻译不是太准确。我点点头,眼睛已经潮湿了,似乎感觉走在天堂路上的美丽女人,正回望她的家乡,回望人生的路口是否有那个熟悉的身影。
接下来,女大学生给我翻译了第二首诗歌,我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了。
在派出所见到了胡军,小伙子把相册交给他。胡军的手颤动着打开,眼睛急急地浏览妻子昔日的倩影。
我问胡军:“你知道里面用英文写的是什么?”
胡军摇头。他大概从来没想这个问题。我告诉他是三首爱情诗,并且读给他听了,他怔了怔,饱满的泪水从眼窝里流出来。
胡军告诉我,他跟妻子的感情很好,这么多年还像恋爱那时候甜蜜。妻子王玥喜欢锻炼身体,每天傍晚下班后,都要去跳健美操,然后才回家吃晚饭。巧合的是,5月12日是他跟妻子结婚19年的纪念日,早晨离开家的时候,他对妻子说:“今晚你就别跳舞了,咱俩老夫老妻了,没什么庆贺的,我陪你去买件衣服吧。”
王玥听了很高兴,她喜欢穿漂亮衣服,那身材也很适合穿漂亮衣服。她嘱咐胡军说:“你晚上回家吃饭,我早点下班回家给你做饭,今晚不跳舞了。”
胡军没有等到晚上夫妻庆贺的幸福时刻,妻子就先走了。这个结婚纪念日,从此成了他为妻子祭奠的日子了。
5月12日,胡军在聚源镇社区值班,大地震刚刚过去,他和同事刘跃刚等民警就想到了聚源中学,在第一时间赶去救援学生。聚源中学的教学楼垮塌严重,几百名师生被埋在废墟里。胡军和聚源巡逻队队员以及当地干部一起,组织群众用手刨开瓦砾,救出了很多名受伤的学生。胡军从瓦砾中刨出的第一个学生是女孩,她的下半身压在水泥板下面,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她刨出来。
“可是刨出来后,她却没声音了,我仔细一看,她的头被砸裂了。”胡军说。
救援现场比较混乱,从废墟中救援出的很多伤员摆放在操场上,得不到及时治疗。胡军就把他们的两部警车开到学校,专门用来运送伤员。
下午6点多钟,武警消防官兵赶来了,还有自发赶来的15名民警。然而由于缺少救援工具,救援工作进展缓慢。
在这次大地震中,聚源中学有283名学生和6名老师遇难。胡军痛心地说:“都江堰在地震中死亡人数三四千人,学生就占了1000多人。”
胡军在聚源镇的废墟上战斗3天3夜,心里一直惦记着妻子。12日晚19点47分,儿子给他的手机发了一条短信:“爸爸,你在哪里?我和小姨在一起,爷爷奶奶没事,可姥姥和姥爷……还不知道妈妈那里怎么样了。”
胡军收到儿子的短信,得知岳父岳母遇难了,心里很难过。两位老人一生省吃俭用,一直住在单位的职工楼内。前不久胡军买了一套面积稍大的房子,准备把他们两位老人接到一起住。老人很高兴,把他们的存款都取出来交给胡军,说买房子他们也要出一份力。胡军说什么也不要,老人就把钱放在家里,预备在女儿女婿乔迁之喜的时候,做彩礼送给他们,没想到地震中连人带钱都埋进废墟里了。
胡军给妻子王玥打电话,却一直打不通。由于聚源中学救援任务很重,胡军不可能跑回市内看望妻子,那种焦急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儿子胡浩宇17岁,在高二读书。他在爸爸回不来的情况下,自己去寻找母亲,得知母亲被埋在单位办公楼的废墟里,他就一直守候在废墟旁边。
16日中午,胡军接到所长的电话,说他的妻子王玥昨天从废墟挖了出来,已经死亡,让他回去处理,胡军这才返回都江堰市区。
儿子胡浩宇见到胡军后,抱着他大哭,尽管他也是满脸泪水,却从怀里扶起儿子说:“不要哭,这是大灾难,你受不了,我也受不了,可是我们都要坚强起来,你马上18岁了,是个男人了,男人就要有坚强的脊梁!”
胡军把妻子火化后,17日就返回了派出所。所长杨涛看到他后,吃惊地问:“你怎么回来了?”
胡军平静地说:“处理完了。所长,我干什么?”
所长杨涛说:“好样的胡军,你还回聚源镇,负责做遇难学生家长的工作。”
我在采访所长杨涛的时候,他仍然很激动地对我说:“当时听了胡军的话,我心里很感动,当天,我就号召派出所全体民警,向胡军同志学习,坚决打赢抗震救灾这一仗!”
安抚遇难学生家长的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胡军回到了聚源镇后,把自己的伤痛埋在心底,一直坚守到现在。我去采访他的时候,他是特意从聚源镇赶回来的。
胡军说:“我们奋斗了半辈子,终于买了新房子,妻子很兴奋,所有的东西都是她亲自挑选,就在地震的前一天,我刚陪着她去采购了灯具,她是一件一件抚摸着挑选出来的,现在那些灯具堆在新房子里,我都不敢去看一眼,我怕看到那些灯具心里难受……没有了她,我还用这些灯干什么?这都是她喜欢的灯呀……”
胡军哭了。
是的,他的妻子用不上这些灯具了,天堂里的灯光或许更明亮。
我劝慰胡军说:“你别哭……”
可我也哭了。
一晃十年过去了,胡军现在过得如何?他一直单身还是又成家了?去了都江堰公安局,我就迫不及待地打探胡军的消息,得知他已经从派出所调至市看守所,于是在市局宣传处民警的陪同下,我赶到看守所看望了胡军。
一扇厚重的大铁门缓缓打开,我有些不太自然地走进去,值班室的民警按照程序进行登记之后,用对讲机呼叫了胡军。片刻,楼梯上走下一位身材臃肿的民警,圆脑袋,大眼睛,走路有些摇摆。我认出来了,他就是胡军。我心里愣了一下,他变化好大呀。
胡军与我对视,看上去很平静,没有一丝惊喜。他说:“跟我来吧。”
我跟随他穿过一道道坚硬的防盗门,到了二楼一个会议室。会议室很大,我们两个人隔着会议桌面对面坐下,看上去很不协调。他说话的声音不大,室内又很空旷,我听起来很费力气。他告诉我,地震后三年多,他被调到看守所工作,实际上就是等待退休了。
我问他:“看守所跟你过去在派出所工作,哪一个更轻松?”
胡军说:“看守所的工作简单一些,每天就是那一套规定动作,只要严格做好了,就不会出问题。”
从他的言谈中,我感觉出他的心态很好,无欲无求。
自然,我无法绕过婚姻的话题,在聊完工作之后,我艰难地将话题转到他的情感上。他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又结婚了,不想多说跟前妻王玥的情感,毕竟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一切都埋在心里,别让现在的妻子有不恰当的想法。
我问:“还好吗?”
他明白我说的是情感,点点头,说:“还好。下班回家,不管出门会朋友还是散步,都带她一起走,原来很少有时间陪前妻,挺后悔的,不想再后悔,所以现在很珍惜跟她在一起的日子。”
“你儿子跟她关系好吗?”我有些吃力地问。
“噢,还好。说实话,这之间的关系,挺难处理的。我告诉儿子,阿姨不可能像亲妈一样。她也有个儿子,刚结婚的时候,她儿子还在上大学,学费都是我支助的,我也不要求她儿子像亲爹一样待我,我只需要起码的尊敬。”
之后,我们彼此都沉默了。我其实很理解胡军的心情,也不想再多问什么了。我见到了他,并且知道他成了家,生活的还好,这就足够了,我不应该过多打搅他了。这样想着,我站起来跟他道别。
沿着来时的路返回,再次穿过一道道坚硬冰冷的铁门,我走出看守所。我跟胡军在看守所大门前拍了一张照片。然后,胡军臃肿的背影,消失在看守所那扇缓缓关闭的大门内。他的背影,让我觉得有些恍惚。
我突然意识到,其实胡军已经关闭上了自己的情感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