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小说《站起来说话》访谈

(2012-03-12 10:45:44)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学谈创作谈

3月11日中午12.35点——13点,接受山东广播电台非常连线专访。

主持人:蓝辛(女)和方成(男)

 

1:《站起来说话》这本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小说讲述的是江南望族的李家,从辛亥革命到全国解放的三十多年中,在每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发出属于自己家族的声音,去担当一个大户人家应有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家一腔爱国热血,是一个家族不屈的脊梁,同时也是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2:这本小说的创作灵感来源是什么?

我小说中所写的江南望族李家,是有原型的,我是无意中看到一些历史资料,开始对这个家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个家族在中国是少有的,我在震撼之后,满心敬佩。我是带着对这个家族的敬佩和感动,去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当然,既然是小说,就有虚构,就有作家自己的理解和创作,因此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写李家的,而是写过去年代许许多多的大家族,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付出的一腔热血!

 

3:这本小说中男主角是李牧涛,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又寄托你怎样的情感?

李牧涛是一位看起来咋咋呼呼、但内心情感特别细腻的人。他有血性、有真情、有理想、有韧性,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我之所以塑造这个人物,就是想告诉读者,作为男子汉,要敢于担当社会责任,要敢于表露真情,要敢于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4:小说中,李氏家族有一位秦夫人,她是李家的主心骨,也是一位有远见的女人,你当时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个人物?

这个人物是有原型的,人物的原型非常生动和具有感染力,让我深爱不已。许多家族小说中,都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太太。但我的长篇小说《站起来说话》中的秦夫人,却更有独特性。我们知道,红楼梦中的贾母、也就是大家都称呼其老太太的史太君,表面看上去非常威严,贾府所有人都对其毕恭毕敬,但其实老太太并没有显示出治家理财的能力,她只是喜欢别人阿谀奉承,喜欢热闹、喜欢吃甜食、溺爱子孙,过着奢侈的生活,准确说,她是一个没有脑子的人。我写的家族小说《牟氏庄园》中,也有一位老太太鲁夫人,这位鲁夫人在家族内倒是有些威严,但她的心胸比较狭窄,跟儿媳之间有许多妒忌和猜疑,目光也只是停留在家族的深宅大院内,缺少深谋远虑。但《站起来说话》中的秦夫人不同,她不但有威严,还有宽阔的胸怀,心里不但装着李家,也装着天下,她赈灾济贫,在当地建立学校,还鼓励儿孙投身到革命潮流中去!她思想开放、富有远见,在辛亥革命时期,就果断作出决定,将整个家族迁移到上海,给儿孙们一个更大的平台,并把几十名儿孙送到国外,学习绘画、建筑、证券、化工,等等。毫无疑问,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5:从李家的五个性格迥异的儿子,再到围绕李家的各个关系人物,你的小说中出现的人物众多,在创作时,你有没有感觉到吃力?

这部小说中的人物,确实不少,但也并不比我上部家族长篇《牟氏庄园》的人物多。其实家族小说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相互之间的矛盾纠葛千头万绪。但是,尽管看起来人物很多,如果搭配合理、有主有次,并且把每一位人物的鲜明个性写出来,就不会显得混乱,相反每一个人物都会给读者留下印象。我们看一幅水墨画,山水树木、白云飞鹤,远远近近,或浓或淡,层次分明,并不显得凌乱。家族小说的人物,很像一棵树,只要把主干抓住了,顺着主干去梳理那些枝枝杈杈,并不费力气。

 

6:一部戏有男人自然也离不开女人,在《站起来说话》中,袁月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女人,你能谈谈这个人物吗?

我对这位女人,倾注了自己的情感。袁月是一位漂亮而又有知识、有理想、有浪漫、有真情、能为自己喜欢的男人守候一生的女人。我喜欢这样的女人,但这样的女人不可多得。

 

7:从《牟氏庄园》到《站起来说话》,你都是把目光定位都在一个家族身上,为什么要以家族史为创作方向?

家族小说一直是中国长篇小说的主流,大多数优秀的长篇小说,都是以家族题材为背景的。一个家族就是一面镜子,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我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还是一部家族小说。

 

9:《牟氏庄园》和《站起来说话》,你更喜欢哪一部?

两部小说的特质不同,各有千秋。《牟氏庄园》写的是北方最大的地主家族,主人公是一位成了寡妇的少奶奶,她毕生追求的,只是为了这个地主家族能够继续繁荣昌盛;而《站起来说话》写的是一个以经商为主的江南望族,主人公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他是以天下为己任,以民族复兴为奋斗目标。两部长篇的人物命运完全不同,但又都令人唏嘘不已。公正地说,我都喜欢。

 

10:你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小说应该是有根的植物”,为什么这么说?

人物个性和小说语言,跟环境和地域文化密不可分。因而好的小说,都有特定的人物生长的环境、特定的地域文化,像《百年孤独》、《红楼梦》、《尘埃落定》等等优秀的长篇小说无一例外。还有福克纳、莫泊桑、沈从文等优秀的小说家,他们笔下的人物,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小说中的人物有了自己生长的土壤,才具有生命力。相反,现在很多小说,你不知道故事发生在哪里,小说中的人物从酒吧到茶吧、从大街到酒店,从床上到屋顶,晃来晃去,人物语言千篇一律,人物形象苍白无力。

 

11:现在作家普遍会走这样一条路从小说到影视作品,从纯文学到通俗文化,你怎么看这条路?

其实这是市场规律。文化产品也是商品。小说改成影视作品,不仅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还可以让更多的人去品味。在古代,没有影视作品,但是很多诗句,却被歌妓和民间说书人传唱着,让更多普通百姓所接受。毋庸置疑,《红楼梦》拍成电视剧后,得到了更好的传播和推广。从纯文学到俗文化,其实是文学走向大众的必经之路。

 

12:改编影视作品你最怕的是什么?

最怕不能很好地传达小说中的精神实质,丢失了小说人物的魂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