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向东做客 3G
[访谈原文,未加整理,多为口语,颠三倒四,请谅解。]
3G书城:各位3G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3G直播室!今天我们为大家请来了热播大剧《牟氏庄园》的作者、著名作家衣向东先生。您好!
衣向东:您好!
3G书城:《牟氏庄园》还未发表就被影视公司高价买断影视版权,出版后更引起了评论家和广大读者的关注。您能谈谈《牟氏庄园》的创作动机吗?
衣向东:《牟氏庄园》最初写这部小说的原因,首先是我的军旅文学走向一个死胡同,向前突破非常难。怎么办呢?就要找另外一个创作空间。想到家乡的生活就想到牟氏庄园,从小听到老师们给我介绍牟氏庄园的故事,讲大地主怎么奢侈、腐化,这个给我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我就想我应该把牟氏庄园的故事写出来。
3G书城:主要是想表达对家乡的感情?
衣向东:表达家乡感情是一部分,主要是圆一个梦。要把家乡一段历史告诉大家。也是写了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
3G书城:听说创作《牟氏庄园》您用了3年,在这之前您已经是一位成功的军旅作家,忽然写这样一种题材的小说,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衣向东:困难不少。我从18岁进兵营,在那呆了24年,我之前总是写军旅题材的小说。那么到底转型能否成功呢,首先一个最大难度就是离开自己熟悉的军旅生活,另外一个《牟氏庄园》本身是一段历史,当时选这个题材也很冒险。
3G书城:因为是非现代题材的,所以找当时一些相关的人采访有一定难度。
衣向东:我主要来源于当地的文献资料。70年代一部分是搞阶级斗争,一些佃户揭发地主他们怎么奢侈、压迫剥削佃户,还有一部分80年代,当时为了反映这个故事,也搜集了一些比如说管家、帐房先生的自述。打工的人也写了回忆录,这个对我帮助很大。
3G书城:整部小说很多都是真实的。
衣向东:很多事件都是真实的。
3G书城:包括最后的结局?女主人公的死亡?
衣向东:最后的结局,姜振帼怎么死的我不知道,最后结局也是小说推到最后,所以有这么一个结局。
3G书城:有很多人说是“农耕版”的《红楼梦》,您对这个说法怎么看?
衣向东:这个小说出版之后,被评为当年度最优秀的小说之一。有评论家说这是一部《红楼梦》版的《牟氏庄园》。你刚才说到的“农耕版”的《红楼梦》是最近电视剧热播之后,大家这么看的。但是我没有这么想,我没有敢跟《红楼梦》相比,因为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跟《红楼梦》的区别是,它是一个农耕文化的一种体现。
3G书城:这部小说,您说了圆了您的梦,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关注。您认为这部小说其他的成功地方在哪里?
衣向东:成功的地方很多。第一,通过这部小说我把我的家乡介绍给了读者。这是我作为一个远离家乡快30年的一个游子,对家乡做出的一点贡献。另外这部小说成功地刻划了地主婆这么一个丰满、厚实人物形象。
3G书城:它被拍成电视剧之后,跟小说相比,两者的优劣在哪些地方?
衣向东:电视剧是直观的,靠影像直接呈现给观众,视觉冲击力很强。它的动作性很强。我认为这是它的优势。那么小说的优势是更注重于一些文字的味道,更注重于内心世界的描写,和一些非常局部情感细腻的描写。应该说真正要体会内心世界的丰富度,当然小说有它的优势。因为电视剧是无法更深刻地表露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
3G书城:那电视剧拍成之后,您觉得它和您想象的接近吗?就是包括主人公以及其他人的形象。
衣向东:见过我的朋友都说非常好,很成功。但对于作者来讲永远跟他心目中的那种期待还是有距离的。
3G书城:因为小说倾注了您太多心血,尤其是主人公内心戏。
衣向东:电视剧一定会丢掉原著的文化品位。所有的电视剧都是这样,从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之后都是这样。只不过看导演、看整个的创作团队如何做的更细致,如何丢的更少一点。不丢是不可能的,就是尽量保留原来的味道。
3G书城:您是作家也是编剧,您更喜欢哪个?
衣向东:当然是小说家了。编剧就像票友,只是副业,写小说,当作家才是我的根基,是我从事一生的职业。
3G书城:是因为写小说的时候限制性比较少吗?
衣向东:也不完全是。因为电视剧获得成功是因为通过小说的厚实根基,另外写小说最重要的是它能够创造我个人的理想的、浪漫的生活空间。就是说当进入我的创作生活空间的时候,这个时候我是我空间的主宰者,这是很幸福的,我有我创作的冲动和我的成就感。电视剧不是这样。电视剧是一个群体,你需要按照导演、制片商等等的要求进行创作,同时创作出来的电视剧要接受许多人的批判和他们提出的意见。投资商的话要听,导演的话要听,甚至大牌演员的话要听,比如说他说这段戏不符合我的身份、个性,你可能要给他改戏。电视剧不是你自己的孩子。虽然我的《牟氏庄园》电视剧播的不错,但好多人的意见会影响它的成功与否。所以就不能按照自己主观的想法创作。
3G书城:《牟氏庄园》是真实的事,那您其他作品呢?
衣向东:我所有的创作基本是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最早是军旅生活,18岁到部队呆了24年。82年到部队当兵,一共是24年。这是我最早获得成功的一块沃土。我是从军旅文学发家的,被读者所认可的。第二个就是我的家乡。我在家乡生活了18年,那片土地是养育了我。这部分作品我写了很多。除了《牟氏庄园》之外还有《过滤的阳光》、《阳光漂白的河床》等等。第三个创作空间就是都市生活。就是当下的我的身边的人和事,这部分是最近两三年写了大量的作品,也被读者认可。应该说我的创作大部分分这三块。
3G书城:您是从82年入伍有这种创作欲望还是之前就喜欢写小说?
衣向东:应该是从上初中。我从小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首先是被文学作品感染、震撼。这个时候当你被一个故事打动的时候,会唤起你倾诉的欲望。你感觉心中有很多故事,也希望用自己的故事打动别人、感动别人。我从那个时候拼命写作。当然跟现在的写作是两个概念啊。那时候像盲人一样四处乱撞,想把自己的故事写给别人看。
3G书城:可是那时候当兵。
衣向东:当兵的时候很复杂。好多事情都干了。
3G书城:有当过饲养员、通讯员等等。
衣向东:以前有擦过枪,还有干过招待员,就是管招待所,这个虽然跟文学不沾边,也可以看书。养过马等等。
3G书城:都是要服从分配。
衣向东:当饲养员也是我一生很落魄的时候。谁愿意在部队当饲养员啊,肯定是领导一看你不行就打到农场当饲养员了。但是我恰恰在那个时候发表了一部中篇小说。当时觉得前途无望,就想到我还有一个看家本事。我当兵的时候也是抱着写作的梦想到部队,但是到了部队就想当官、提干,想往这里走。但是一看不通,这时候才想到我当初的梦想。这是迫于无奈回到文学路上。
3G书城:您开博客是06年8月份。
衣向东:没有那么早。好象是08年。
3G书城:我看资料是06年。
衣向东:是新浪给我打电话让我开的博客。因为当时我是拒绝开博客的。我有我的想法,我觉得博客就像脑子砸了一个洞,不停地漏水,会把你的灵感、素材慢慢地耗尽、漏掉了。再一个我也没有时间打理。但是新浪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让我开,也讲了很多好处。后来我开博客的动机是把它作为我跟读者交流的窗口、平台。实践证明我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我的博客确实成为很多喜欢文字这部分人的一个交流的窗口。
3G书城:您的第一篇文章是说我的博客开了以后就不会关闭。
衣向东:对,很多人开了博客后被骂的一塌糊涂,就关张了。我当时的动机就是一个交流平台,一本日记,这个可以保留你一些到外地的照片,保留一些你的所思所想,这个还可以留给我的孩子。如果有一天我不存在了,博客可以留给孩子们,当做了解我的情感的一个窗口。
3G书城:嗯。有没有想过把博客出成书?
衣向东:我是不反对这样啊。这个作为民间写作是可以的。但是作为正式的书还是要对读者负责任。
3G书城:您把女儿的文章也贴到博客里了。
衣向东:对。
3G书城:您也希望女儿成为作家吗?
衣向东:我希望她喜欢文学,但是不希望成为专职作家。因为这其实是很痛苦的,很辛苦的职业。不是说光晚上熬夜,而是内心上的一种痛苦,所以我不希望她做这个。但是也没办法,到底她最后做不做这个取决于她。应该说她还是有一定遗传基因的,她现在也发表了很多作品。我没有认真地教过孩子怎么写作,我认为这个不是教出来的。我会引导她,但是我不会教她怎么写。我当初也没有人教我怎么写作,这是到后面慢慢悟出来的,是与生俱来的才情,和后来对生活的理解、对价值观的判断等等有关。这不是教出来的。
3G书城:您女儿在北京生活?
衣向东:对,她就在北京出生的。
3G书城:那对老家没有什么感情。
衣向东:根本没有感情的。她对家乡的感情是没有的,是断裂的。
3G书城:您有没有强迫她对家乡的热爱?
衣向东:我不会强迫她,但是我会诱导她。比如说以后有机会带她回老家,让她亲近那片土地,了解那片土地发生的人和事,了解我跟那片土地所拥有的情感。等她大了,她会有所体会。
3G书城:可能也是您后来一直当兵离开家,所以对家乡的感情很深。
衣向东:对,离开家乡才会怀念家乡,就像放风筝一样。如果走到了更远的地方会更怀念。走的越远就拽的越近。
3G书城:那您写作速度快吗?
衣向东:快。我通常构思的时间很长,打腹稿的时间很长。当然进入状态的话我的写作速度不慢,一天至少八千字。
3G书城:很多网络作家都会日产万字,您怎么看?
衣向东:如果说他的写作到了一个非常正规的渠道了,日产万字不是过,也不见得不是精品。一天就写一千字也未必是精品。什么意思呢?我的感觉,当你文字写的非常顺畅的时候,写的非常快的时候,这段文字一定是最好、最美的。如果说今天写了一千字,那么这一千字是硬逼着写的,我认为这不一定是好的。写作速度快也要有一个度,我们也不能讲网络的写手一天写一万字就是错。没关系的。但是不可能每天都一万字的速度,就是说有张有驰,比如说我今天写一万字,明天写五千字,正常速度一天写个五、六千,包括要看文章的长短,如果说短篇,我的短篇不过夜,这时候我会考虑的非常完善了,我不想把写作放到明天,不想断了。如果说写长篇的话,那样的速度不写死了嘛?你不可能每段都深思熟虑。要有区分。
3G书城:您写小说完全是按照自己想象的速度来写?
衣向东:我不会为了催稿去赶。但是电视剧除外。因为您跟人家签了合同,所以完全没有快感,为了写作而写作。
3G书城:这个艺术性跟市场会不会有冲突呢?
衣向东:一定会有的。这个话题就是很多人争论不休的话题。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有人说市场特别好的小说可能艺术性受损失。但是如果为了畅销而写,这个有损艺术性。要把握二者的度。不能为了畅销而写作,但是不等于说艺术的作品不畅销。
3G书城:嗯。
衣向东:《红楼梦》畅销吗?再过20年还得买。你能说它写的没有艺术性吗!
3G书城:在国内您喜欢谁的作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