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成名前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2009-11-28 20:14:31)
标签:

原稿

《小说月报》

成名

安波舜

分类: 散文

我成名前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我成名前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每一个成名者,都会珍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我写作之初,曾经收到了大量的编辑退稿信,许多信件在一次次搬家的颠簸中丢失了,能保留下来的也就三两封。安波舜先生的来信,就是其中一封。

    之所以想起了这封信,是因为今天收到了快递公司的一封邮件,是某公司寄给我的一本长篇小说,准备改编电视剧,请我做策划。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安波舜先生的名字,他是这本书的主编。书的第一页,是安波舜先生写的一段推荐阅读的文字。于是我想起1991年7月1日安波舜先生寄给我的一封审稿信。那篇小说的名字叫《此生此世》,就是后来的《过滤的阳光》。这篇小说我给了三四家刊物,都没有回音,后来《青年文学》的编辑黑孩【已出国】推荐我寄给安波舜先生看一下,那时候安波舜先生在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布老虎”丛书,是赫赫有名的编辑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把小说原稿寄了过去。很快,我就收到了安先生的回信,并将我的小说原稿寄了回来。那时候没有电脑,一个中篇小说要写将近一百页纸,原稿丢失就要重新抄写。安先生退回了我的原稿,对我来说十分重要。他在原稿上还附了一封信,谈了他对小说的看法:

 

小依:

    你好。打两次电话没找到你,只好写信谈意见了。此稿我看后十分感动,就人物讲,“父亲”是很有意思的。你应大力玩味的该是他作为一个农村知识分子一生中沦落在****的【所谓的农村党的政权和封建愚昧的双重挤压】现实中的痛苦。把这痛苦写得越真实【不是传统现实意义的那个假真实!】越有悲剧感,越能分娩出凝重高尚的主题。“酒”也要写好。这个人似乎只有在酒后才像个汉子、像个人。借机宣泄出点来真的东西。这几个方面加强。再凸突一点就是了。

    需要修改的是:(一)小说看上去有些浮躁,叙述和描写中不断有轻浮的主观色彩很浓的旁白和议论。该删的就该;(二)情人的第一段,也就是开头,有哗众取宠之嫌,你把一个很伤感、苍凉悲壮的东西“玩笑”化了。那些戏谑放浪、甚至是故意歪曲夸张的叙述,给人油滑浮飘的感觉,破坏了本文应有的风格和品质。(三)将一些有刺激之味的词抹掉,以免让上边看了影响第一感觉。这是没办法的事。

    总之,故事的结构不要大动,要动的是叙述表面层次的东西。在形式上尽量是搞得老到一点。

             就这些。

                                                安波舜

                                                                   1/7

 

    一封编辑来信,针对稿件提出如此详细的修改意见,在今天实不多见了。遗憾的是,我当时能力有限,虽然阅读了无数遍,仍旧领会不到安先生的意见精髓,于是将这篇小说打入冷宫。

    随后,我的军旅生活辗转流离,这篇小说原稿不知去向了。到了2001年,我在文坛崭露头角,小说不断在《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上被转载。一次我回老家,父亲突然把一个牛皮纸袋子推到我面前,我打开一看,是《此生此世》的小说原稿。父亲说,这是他在我寄回老家的一堆废书中发现的,替我保存了多年,“你或许还有用处的”。这篇小说,就是写我父亲的,父亲一定看过了。我一阵感动,忙重新阅读小说,同时阅读了安波舜先生的审读意见,顿时茅塞顿开。返回北京,我用了四五天的时间,将小说重新改写,取名《过滤的阳光》,寄给了《时代文学》的李春风编辑。小说发表后,先后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四五家刊物转载,并获得了第十届《小说月报》百花奖【也是我第一次获得该奖】。

    一晃快20年了,至今我没有见到安波舜先生【也奇怪,文学圈子就这么小,我参加了无数次活动,竟然就是没有跟安先生邂逅】。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把安波舜先生这封审读意见保存下去的。这是一团温暖,是岁月馈赠给我的最好的礼物。它将让我铭记那些无私帮助过我的编辑老师们,铭记住一段难忘的时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