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春晚将不再是一道大餐
衣向东
前些年,央视春晚成为中国百姓除夕夜的一道大餐,全家人围在一起看春晚,享受天伦之乐.
但近些年,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春晚在一些人心中越来越淡了.今年我在身边人当中做了个调查,没有看春晚的人大约十之三四.有一些人虽然也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但并不专注,偶尔瞅几眼罢了.一些喜欢乒乓球的观众,干脆去看体育频道转播的卡塔尔站的乒乓球公开赛决赛.
春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其实并不是因为春晚办得越来越差,原因有很多.一是人们的胃口越来越高了,春晚没有满足大家的需要;二是人们获取娱乐的渠道多了,不再是瞅着电视傻乐;三是年味越来越淡了,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很明显,年龄稍大的人对春晚还抱有期待,年轻人就不怎么关注了.可以预测,春晚在人们心中还要淡化下去.
当然,春晚还是要有的.毕竟这么重大的节日,怎么也要有台晚会.问题是,未来的春晚究竟怎么办?我有三点建议.
一是春晚不必像过去那样兴师动众,央视没有必要投入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可以从省台的春晚节目中选调优秀的节目,拼凑一台央视春晚,一定很精彩.
二是常年设立春晚网站,或是设立一个春晚节目组,从社会上广泛征集作品.比如语言类的,可以报送排练的光盘.节目组选拔一批优秀节目后,在春节前集中修改排练就可以了,这样可以省掉大量的人力物力.
三是让春晚回归草根文化.现在的春晚越来越富丽堂皇,是用钱打造出来的,但却距离观众越来越远.记得最初的春晚,如马季的"宇宙牌香烟",舞台就设在观众中,随意活泼,形成互动.我们说开放办春晚,怎么开放?其实就是把春晚办成草根文化,让更多的百姓参入,晚会的作品更贴近生活.我们可以梳理一下,最初黄宏的小品<超生游击队>\赵本山的<卖拐>,都跟生活贴得很近.今后的春晚,就应该把舞台砸碎,不要那种富丽堂皇的舞台,晚会办成联欢会的形式.
我想,央视今后也不必把春晚看得那么重,不要投入那么大的人力物力,越简单越好.未来的春晚,恐怕只是一个形式而已,不会有那么多人在意了,更不会成为除夕夜的一道大餐.那些上了春晚的演员,也未必一炮走红了.
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