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感)我对北京人最初的印象

(2006-10-08 11:10:32)
分类: 散文

我对北京人最初的印象

 

前几天,《城市黄页》杂志的记者采访我,问我最初对北京人的印象如何,一句话勾起了我20多年前埋藏在心底的一件事,或者说一份疼。

1984年的一个冬夜,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雪。天空刮着西北风,干冷干冷的。我的一位老乡,在八大处的北京军区当兵,父母来队,我赶去看望,按照规定晚上11点前必须归队。到了晚上10钟,我在永定门倒车返回连队。虽然我已经是两年的兵了,但因为很少外出,根本不熟悉乘车路线。我站在一排站牌下,正在查看应当换乘的车次,就有一辆公交车停在面前。我怕错过了车,忙把住车门,问车门旁边的女售票员,乘坐这辆车能不能去动物园。售货员没理睬我,对前面司机喊:“关门!”

我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车门关了,正好把我夹在车门当中。我拼命朝里面扯拽,好在我穿着厚实的棉袄,没伤着皮肉。但我有些气愤,问售货员为什么关门夹我。售货员说:“你要上就上,要下就下,拽车门干什么?你想把车门拽掉呀?”

我说:“我在问你路……”

她说:“不知道路你还坐车?”

我说:“你一点不讲道理!”

就在我跟售货员吵嘴的时候,有人从背后一把拽走了我的棉帽。我回头寻找帽子,身后的几个小伙子冲我发出嘻嘻哈哈的笑声。一嘴地道的北京话!

我说:“谁拿走了我的帽子?”

售票员笑着说:“你戴的帽子吗?我就没看到你上车戴帽子?”

后面一个小伙子说:“你想诬赖人是不是?谁拿了你的帽子?你过来搜呀?”

又是一阵笑声。

因为天气太冷,公交车上只有二十几个乘客。那时候的交通也不像今天这么拥挤。可是我不能挨个儿去搜查呀?他们就等着我去搜查,然后趁机捉弄我。

就在这时候,后面一位戴口罩的女同志走到前面,一把从一个小伙子身后拽出了我的棉帽,说:“你们别欺负人,没看到他是个新兵?”

我从女同志手中接过帽子的时候,才发现她原来是位海军女干部,因为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对美丽的眼睛。

车到站了,女干部对我说:“你坐错车了,赶快下去倒车。”

我刚要下车,售票员拦住我说:“不能下,你还没买票,下站再下吧!”

女干部说:“别难为他了,让他下,我替他买票。”

就在车门关闭的瞬间,女干部在我后背推了一把,将我推下了车。我站在那里,看着远去的公交车,心里气愤的同时,又非常感激那位女干部。尽管那张车票只有5分钱,却从此像碾盘一样压在我心头!

后来,我很多次故意去乘坐那辆公交车,希望能遇到那位海军女干部,当面对她说一声谢谢,可是一直没有遇见她。从那时起,我对北京人,就有了一种恨。北京人给我的印象,自私、傲气、排外,无理搅三分,得理不饶人。以至于后来有人给我介绍北京对象,我都坚决不答应。

22年过去了,今天的北京人完全变了。今天的北京,已经变成了全中国人的大舞台,北京人也用主人的热情迎接着八方来客。

那位大眼睛的海军女干部,今天即使站在我的面前,我也不可能认出她来了。

不过她的那双眼睛,却一直生长在我心里,并成为我塑造小说中美丽女性的底片。

我还是那句老话:有时候,一个温暖的眼神,一次温暖的握手,都会托举我们走出困境,会成为我们一生的回忆.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上帝赐给我们的每一次托举他人的机会,把温暖播撒在他人心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