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宗元为寺院作记三篇

(2010-11-19 14:56:07)
标签:

柳宗元

杂谈

分类: 生活茶

《永州府志》十九卷  艺文二 


法华寺新作西亭记①

柳宗元

 

法华寺居永州,地最高。有僧曰觉照,照居寺西庑②下。庑之外有大竹数万,又其外山形下绝。然而薪蒸

筿簜③,蒙杂拥蔽,吾意伐而除之,必将有见焉。照谓余曰:“是其下有陂池芙蕖④,申以湘水之流,众

山之会,果去是,其见远矣。”遂命仆人持刀斧,群而翦焉。丛莽下颓,万类皆出,旷焉茫焉,天为之益

高,地为之加辟,丘陵山谷之峻,江湖池泽之大,咸若有增广之者。夫其地之奇,必以遗乎后,不可旷也

。余时谪为州司马,官外乎常员,而心得无事。乃取官之禄秩,以为其亭,其高且广,盖方丈者二焉。

或异照之居于斯,而不蚤为是也。余谓昔之上人者,不起宴坐,足以观于空色之实,而游乎物之终始。其

照也逾寂,其觉也逾有。然则向之碍之者为果碍耶?今之辟之者为果辟耶?彼所谓觉而照者,吾讵知其不由

是道也?岂若吾族之挈挈于通塞有无之方以自狭耶?或曰,然则宜书之。乃书于石。

————

①本文元和二年(807)作于永州,法华寺位于永州零陵县城内东山之上。

②庑(wǔ):堂下周围的走廊、廊屋:廊庑、庑殿。

③筿(xiǎo):细竹;簜(dàng):大竹。

④陂(bēi)池芙(fú)蕖(qú):“陂” 池塘;陂塘、陂池、千顷之陂。“芙蕖”荷花的别称。

 

 

龙兴寺西轩记①

柳宗元

 

永贞年,余名在党人,不容于尚书省。出为邵州。道贬永州司马。至则无以为居,居龙兴寺西序②之下。

余知释氏之道且久,固所愿也。然余所庇之屋甚隐蔽,其户北向,居昧昧也。寺之居,于是州为高。西序

之西,属当大江之流;江之外,山谷林麓甚众。于是凿西墉③以为户,户之外为轩,以临群木之杪,无不

瞩焉。不徙席,不运几,而得大观。

夫室,向者之室也;席与几,向者之处也。向也昧,而今也显,岂异物耶?因悟夫佛之道,可以转惑见为

真智,即群迷为正觉,舍大暗为光明。夫性岂异物耶?孰能为余凿大昏之墉,辟灵照之户,广应物之轩者

,吾将与为徒。遂书为二:其一志诸户外,其一以贻巽上人④焉。

————

①本文元和元年(806)作于永州,龙兴寺,原址位于今永州市零陵县城内千秋岭上,柳宗元初贬永州时

,即借居于此。轩(xuān):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②序:古代指廂房,东序、西序。

③墉(yōng):高墙,“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④巽(xùn)上人:即重巽,唐代永州龙兴寺僧人,生平里籍不详,是“楚之南”首屈一指的大德高僧,

颇受当时由儒学佛之士大夫的尊崇。柳宗元初到永州时,借居于龙兴寺,与其朝夕相处,交往密切。

 

 

龙兴寺息壤记①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东北陬②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③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

,凡持锸④者尽死。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机。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史记·天官书》及《汉志》有地长之占,而亡其说。甘茂盟息壤,盖其地有是类也。昔之异书,有记洪

水滔天,鲧⑤窃帝之息壤以湮⑥洪水,帝乃令祝融⑦杀鲧于羽郊,其言不经见。今是土也,夷之者不幸而

死,岂帝之所爱耶?南方多疫,劳者先死,则彼持锸者,其死于劳且疫也,土乌能神?

余恐学者之至于斯,征是言,而唯异书之信,故记于堂上。

————

①本文元和元年(806)作于永州,柳宗元初贬永州时,为破除“息壤”的迷信传说而作。

②陬(zōu):隅,角落;陬见(粗浅的见识)。

③甓(pì):砖。同“坯”; “坯”指 没有烧过的砖瓦、陶器等,如:土坯、砖坯、打坯、脱坯。

④锸(chā):铁锹,掘土的工具。

⑤鲧(gǔn):古人名,传说是夏禹的父亲。帝尧时期,洪水为患,尧命鲧治之,九年功不成;舜流共工

于幽陵,放兜于崇山,迁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

⑥湮(yān):淤塞,堵塞:“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

⑦祝融:上古的神话,相传祝融是尧帝身边的大臣,是火神,他曾以衡山为栖息之所,死后葬在衡山的最

高峰,后人便以它的名字命名该峰为祝融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