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的那种思想在同龄人眼里是要不得的,因为不管从哪个角度理解都是很招人烦的。举两个例子来说,一种理解是我就是一傻逼,生在福中不知福,是个地道的傻冒儿;在另一种说法里我还是一傻逼,不同的是这回说我是在成心气别人,因此形式上也就从被讽刺向找抽转变了。一个小朋友如果从小就有这样的“预见性”是很可怕的,虽然我当时没被讽刺过也没被抽过,但我保证我没想那么多,所以我很庆幸自己不是从小就有如此多的“想法”,同时也证明了小时侯的我和别的小孩儿一样,也具备与那个年纪相称的童贞。
看到这儿,大家可能有点儿不明白了,不是要说那些孩子为什么挨揍吗?扯那么多闲的淡的干嘛呀?其实不然,我“扯”这么的目的,和我的初衷是重合的,都是要讲“故事”,只是在讲正篇之前交代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背景,并且其中隐含着一些我不想坦白的事实。如果你觉得以上的是废话,那我也不会拦着你跳过上
一段直接看下面的。虽然现在才说可能有点儿晚,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真没你想的那么不厚道!
在7、8岁的时候,像我这样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乐此不疲的进行一项游戏,我相信和我同龄的孩子都对这个游戏怀有敬意。在缺乏更好的娱乐方式之前,这个游戏就是最好的“消磨”时间的方式了。何况正是7、8岁讨人嫌的当儿,能有这样一个东西牵制小孩儿大部分精力也让家里人舒心不少。
我在小朋友里算是“个色”的了,按常理讲,这种扎堆式的活动我是极少参加的,但这次是个例外,而且我比别的小孩儿更热衷于这个游戏。到不是因为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乐趣,只是觉得不应该错过一个很好的消磨时间的方式。在大人眼里,小朋友就是应该快快乐乐、傻傻愣愣的成长的,可能这也是原因之一吧,因为不想让家里人操心。当然在那个心志尚未成熟的时期,我是不会有孝顺的概念的,只是说得好听点儿,其实充其量也就是不想让人家里人觉得我“与众不同”,而刻意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总的说来,我觉得这样不错,尽管离“快快乐乐”还有一定距离,但是起码能算的上是以积极的心态,健健康康的消磨时间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