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陇之面

(2022-10-25 10:53:45)
标签:

杂谈

美食

分类: 原创散文
  陇之面
           李西岐
面,粮食磨成的粉,繁体字为“麺”,也说明最初的释义是特指小麦粉的。
陇上自古多产良种小麦,陇东、陇南、天水乃天然粮仓,河西走廊则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基地之一。陇上气候东西差异较大,小麦则以一料为多,加之日照时间长,故小麦颗粒饱满,面粉筋道遒劲,色泽凝重偏紫,宜作各类面食。故各种面食种类甚多,风味迥然,如庆阳的荞麦面,平凉的臊子面,天水的扁斗面,陇中的浆水面,临夏的羊肉面,兰州的牛肉面......各具特色,色香味美。南人性柔,且居水洼湿地,以鱼米食之津津乐道;北人性刚,居住低厦寒窑,多以肉面饱食终日也。面食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甘肃更是名列榜首,考古学者已经从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遗址发掘中一个倒扣的碗中发现了面条。陇之面

唐代刘禹锡诗云:“举筯食汤饼,祝辞添麒麟。”宋代苏东坡诗曰:“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麞书。”诗人笔下的“汤饼”就是今天的面条。在陇上诸多面食品种里,兰州牛肉面名列榜首,声名远播,已在全国乃在全世界都大名鼎鼎了,成为与黄河铁桥、兰州白兰瓜.水车、《读者》杂志一道,成为代表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名片。如今在外地人眼里,牛肉拉面就是兰州,兰州就是牛肉拉面,不容置疑的是,牛肉面使兰州、敦煌使甘肃的声名鹊起,让外界认识和了解了兰州,弘扬了甘肃悠久醇厚的历史文化。陇之面

兰州牛肉面出身卑微,不像龙须面、岐山臊子面等面食,有着显赫的贵族背景。1915年,兰州城陋衔背巷里,一个叫马保子的个体户是始作俑者。牛肉面的“祖师爷”马保子家境贫寒,自小聪慧,学得一手烹饪的好手艺,开始只能小打小闹,挑着担子沿街叫卖,一头是面条和牛肉块、白萝卜、蒜苗香菜等辅料,一头是火炉,炉火上架汤锅,锅里温热着夜里慢火熬煎的牛肉汤。食客由最初的不屑一顾到蜂拥而来,这段时间大慨持续了有四个年头。马保子的担子已经不能满足更多人的食欲,于是乎,在1919年华夏风云变幻的岁月里,马保子也悄无声息地进行了一场牛肉面的“革命”,兰州笫一家“马保子牛肉面店”在东城壕北口(现在的张掖路商业步行街一带)开张了,一场近百年来“变革”从此拉开了序幕。由担及店,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累积,而是九乘九的飞跃。
马保子为了精以求精,又开始在牛肉汤里加入羊肝子汤,以天然纯净青草为食的牛羊肉汤混为一体,馨香入鼻,汤清味鲜,爽美不可言也。接下来,马保子为了使面更筋道,选择用榆中北山和皋兰一带的冬小麦,只提取60%的面粉,揉制成面团,和面时,淋入温盐水,拌成絮絮状,再揉和均匀。后来,他又发现一种戈壁滩上生长的蓬草烧制的蓬灰,把它加进面里,既有一种芳香的特殊味道,且又使面愈加韧光筋道。马保子不但对牛羊肉选择十分挑剔,非“吃的中草药、喝的矿泉水、走的黄金道”的牛羊不用,就是对辣椒、白萝卜、蒜苗、香菜,也要产于天然无污染的水和农家肥浇灌的菜蔬。马保子匠心独具、精心设计的配方,以及以诚待客、严谨务实的作派,使它成为兰州牛肉面长盛不衰的真谛所在,至今为之遵循的秘诀与行规。
兰州清汤牛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是老少皆宜、色香味形俱佳的大众特色的食品。“一清”:汤要清爽;“二白”:白萝卜有白人参之谓也;“三红”:辣椒油红,开胃健脾;“四绿”:蒜苗香菜绿茵茵令人垂涎欲滴;“五黄”:面条又黄又亮,又光又筋道。食客进店来,交钱拿碗,拉面的师傅问:师傅,下啥哩?食客视其所好,或毛细、或三细、或二细、或韭叶、或荞麦楞、或薄宽、或大宽……选其一,拉面师揉、扯、抻、拉,使出杂技抑或太极般功夫,一眨眼间便扔进滚烫的锅里了,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矣。陇之面

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岁岁年年,年年岁岁,兰州城里,冉冉上升的朝阳,往往先沉醉在牛肉面飘浮的香气里了。无论达官显贵,不管贩夫走卒,进得店来,一律自己购票端碗,绝对的公正平等。牛肉面馆里,从来不会有人打驾斗殴,亦不会争抢桌椅板凳,人人自觉得仿佛进了教堂,身心通体透亮,温文尔雅,谦谦若君子,娴静似淑女……满堂里只有此起彼伏的嚼咽声与咕咚咚的喝汤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兰州牛肉面及兰州人豪汉爽直坚韧不拔的性情,成就了农耕文化与畜牧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它也造就了乐山乐水、兼收并蓄、激流奋进、包容纳新的兰州地域文化的独具一格的风采。一个身处异乡的人,自然体会不到一碗面对一座城市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那些坐在窗明几净高楼大厦中的只会搬弄词典的所谓经济学者,永远不会读懂牛肉面碗中的所包含的独一无二的经济学。
牛肉面的馨香从近百年前飘然而至,它必将潇潇洒洒地飘向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霜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