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庐山水画十二题

(2020-04-18 08:38:31)
标签:

山水画

秦岭

收藏

分类: 美术评论
毛庐山水画十二题
                      李西岐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著名山水画家毛庐先生为某企业家订做的挂历,精心创作了十二幅山水画,他邀请我为这些画撰写了评论。
(1)老家的水磨房
游子是放飞的风筝,风筝的牵线紧紧的握在父母手中。故乡是游子的梦,故乡又是游子的根据地。毛庐生长于五丈原之东隅,苍松翠岭,溪流潺潺,而故乡的一草一木,竟然使年逾花甲的著名画家魂牵梦荥。
《老家的水磨房》正是他记忆里的场景再现,笔墨似乱非乱,枯润相间,沉着而生风,宁静且致远,引领观者走进了画家对其故乡风景如画田园风情的向往和怀念之中。毛庐山水画十二题
(2)乡间小路
《步宋•秦观(好事近)原韵•乡间小路》:乡路雨添花,伞曳江南翠色。漫步鹊桥深处,有村姑十百。春阳斜洒好时光,天染空碧。森木佳人靓影,正徘徊南北。毛庐山水画十二题
(3)远方
毛庐先生以擅巨幅画作闻名遐迩,名播三秦。他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心悟体察大自然之道,注重画道、天道、人道之和谐关系。赏其《远方》,苍峰绵延,水草茂盛,远看大气势,近观有质感;高原藏乡,气象万千;笔随心运,内涵丰盈,是其坚持“笔墨当随时代”精品力作之一。毛庐山水画十二题
(4)壁立千仞
中国历代山水画家大多为饱学之士,毛庐先生亦多才多艺,慎思笃学,从传统入手,师古而不泥古,追慕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等画风,汲取石鲁、赵望云长安画派之元素,惟精惟一,高蹈翰墨,以水滴穿石之力,付毕生实践之功,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厚积薄发,意态奇逸,大胆实践,把传统、现代有机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动静反差激烈,动如翻江倒海,狂风巨澜;静如万籁无声,风清月明,尽显博大精深之神韵、刚毅洒脱之豪气,表达了他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限深情。毛庐山水画十二题
(5)宁陕人家
毛庐先生一以贯之承秉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原则,多年来坚持在大自然中不断地汲取艺术营养,从而丰富了自己创作大山水、大意境的笔墨经营与实践。《宁陕人家》摹写壑林幽居之胜景,发挥其擅长树木之特长,近景之中,杂树荟萃,茂密挺拔,农舍碧瓦,依山而筑;远景则以纵逸健笔,写出秦岭巍峨态势。整幅作品笔势矫健,气度不凡,虽逸笔草草,欲凸显出刚健雄浑“长安精神”之精髓。毛庐山水画十二题
(6)陕南印象
毛庐先生具有很强的笔墨驾驭能力,娴熟的绘画技巧和高蹈的人生境界。《陕南印象》源自他数次深入秦岭写生稿,笔法老辣,率真可佩,极富生活气息。远山景以花青写意,寥寥几笔,勾勒出崇山峻岭之轮廓,近景则以简笔勾出农舍,赭石辅之;中锋写出森林茂盛之态势,农田则枯浓淡墨相间,荷池花红叶碧,墨色灵动,妙笔刻画村姑徜徉阡陌之山乡鲜活场景,构图精妙,为弘扬光大“长安精神”之佳构。毛庐山水画十二题
(7)华岳雄姿
《华岳雄姿》是毛庐先生为华夏父亲山立照写意的精作之一,雄浑大气,洒脱率真。先生以书法笔意入画,亦在着力与不着力之间,意向生机勃勃,轮廓遒劲盎然。而作为当代极少数山水画家中,画家与书家兼而有之的大手笔,集诗书画印于一体,恰是其豪放幽邃和恢弘隽永画风极高境界的生动体现。
毛庐山水画十二题

(8)山水抒情
宋•陆游诗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寓意学诗不只是文学与格律的训练,还有人生修为涵养和生命阅历的提升。毛庐先生的《山水抒情》景物繁密,山重水复,精理入于意象,峻气化为华彩;帆船游弋,云清气朗,透露着一股祥瑞之气;整幅作品雄浑而苍劲,明丽且灿烂,具有勃发的才情与清晰的传统文脉;一笔一画,一丝不苟,蕴含着画家清正耿直和磊落澄明的人格精神。毛庐山水画十二题
(9)永恒
明•董其昌云:“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见,则无笔法。”毛庐先生深谙此理,《永恒》中那种奔放率真、雄浑厚重之笔塑造的山水世界,亦真亦幻,天机盎然,宛若神来之笔,往往能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角感染和心灵的撞击震撼。毛庐山水画十二题
(10)原野
荒野碧原,仙鹤起舞;天光湖色,渔船秋渡。“笔墨当随时代”,从“传统”到“自然”,再摄取“天地之魂”,在实践中锤炼出既具个性色彩,又富有新时代审美价值的“笔墨”语言,来表达自然之美和社会和谐。这是一个有出息的画家“常变常新”的精神内涵所在。《原野》借鉴西人油画技法,采用国画材料以及新的表现手法,题材新颖,别具一格,令读者耳目一新。毛庐山水画十二题
(11)曙雪
中国山水画中,宋元之严谨洒脱与明清人之婉约率真,当是表现文人对大自然精神寄托之浪漫情怀。“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曙云》具有“意在笔先、神韵画外”之韵律,正是表现天人合一的大美境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山中清泉,桃红梨白。
毛庐山水画十二题
(12)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渔翁孤舟独钓,峻峭奇特境界,江雪便成了历代画家反复创作的题材之一。毛庐先生笔下的《江雪》,冬雪苍茫,天地寥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他以短锋密点写远景,积墨和宿墨交替使用,密密匝匝,重重叠叠。浑厚苍劲;中景以浓墨与淡墨勾勒出江河积雪;近景林木茂密,烘托出莽莽雪天胜景之深沉雄强,似乎又唱起了久远的源自大唐那股卓尔不群的大自然赞歌。

毛庐山水画十二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为徐渭造像
后一篇:陇之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