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西明扇面人物画新作

标签:
西部武西明人物画扇面 |
分类: 美术评论 |
武西明扇面人物画新作
在中国美术史上彪炳史册的人物画家,他们追求的是人格的完美和精神的释放,所展示是天地人自然美的造化与升华,遵循的是东方哲学理念与华夏文化基因的传承。
武西明受过美院严格的素描训练,他深知,掌握光影、明暗、立体这些西人的基本元素,对改造探索中国画是有益的尝试。所谓的人物造型,绝对不是比例、特征与形象准确与否,还有由具象到意象的感觉和体味。而实际生活中的人物形象,不等于笔下的艺术形象。而敏锐的观察力与笔墨的表现力,才是检验一个人是否为真正艺术家的试金石。作为一位有出息的当代人物画家,显然不能简单地把意象造型理解为具象与抽象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抑或二者之间相交相融的灰色地带,也就是说,从具象到抽象,再到意象,当是画家的灵魂升华与笔墨的肆意放纵,构成的画面方能体现诗与远方的意境。

面对喧嚣的画坛,武西明多年来淡然处之,冷静思索,眼睛始终不渝地盯在西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寻“本”溯“源”,对心目中的精神家园给予了极大的人文关怀。他在一次次地寻觅西部天地的纯净与高贵,以及西部人群的善良与纯粹,通过长达数载的不断思索、过滤、催化,整合出一幅幅具有梦幻典雅和精致朴拙并有鲜明特征笔墨语言的系列作品,为大美之境又增添了新的图画。
武西明是个透明的人,透明的近似清澈;武西明又是个单纯的人,单纯的令人感动;武西明还是个执著的人,执著的宛如痴迷。他的艺术潜质与修养是与日俱增的,他的艺术追求宛如岩浆一般喷涌着,他的艺术境界是清静唯美的。他的艺术境界与目标又是至高的幻化之境,他的艺术手法又是娴熟创新的。他似乎是在特有的水墨表现语言和律动之中,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属于自己内心表达的理念与元素,来抒写心中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呼唤宁静,呼唤明朗,呼唤大美,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和体味不尽的甘甜苦涩之妙境。

艺术是时代的产物,艺术是心灵的折射,艺术作品则是艺术家展示心灵轨迹与自然物象之升华。武西明的人物画已然超越了传统,又超越了自己。他的具有现代绘画意识与浓厚民族文化内涵的作品,浑厚壮美,文采飞扬,加之对西部一系列作品和欧洲经典作品独特的感悟与诠释,足可印证他宛若一个神思坚硬、意绪旷达的诗人,丝丝缕缕地在对那片令其魂牵梦绕的雪域净界,喃喃述说着莽莽苍苍高原的博大与精深,如《西部情歌》等一系列作品。

著名美术理论家程征教授指出:“西明在观察生活的时候,更多的是观察人的智慧、神态和生命状态,关注人的精神性、灵魂性和此时此地的感情及他的感觉意味。西明反复到西部藏区去体验、去观察、去创作和追逐生活在高寒地区人内在的一种苦涩感、挑战意蕴以及原始古朴之外特有的一种美学意义上的深沉的悲剧意味。西明非常好朋友,很义气,很平和,但在他的平和里包藏着一种坚韧的性格,这跟他去藏区这样一种赋予挑战、带有挑战意味的生存环境有直接关系,是形成他绘画面貌的重要因素。”评论家张瑜先生说:“我看重西明作品中的孤独感,也是其作品中的苦涩感。清人袁枚说:‘甘而能鲜,则不俗也;苦能回甘,则不厌矣。’我想,西明的作品或许恰恰就在他的自然随意中不时地渗出的‘苦而回甘’的味道。”

武西明先生正值人生盛年,以他对心中那遥远的圣地的一往情深和对绘画的孜孜不倦,加之他在央美进修与欧洲游学后的面壁沉思,其后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喷涌而出,激情四射,风格及图式,瑰丽多姿,继而有了腾挪跳跃的良好势头,彰显出厚积薄发的耐力与韧劲。
当我看到西明最新的一批表现甘青藏区以及彝族的系列作品,可谓是浅吟低唱,浪漫多彩。尤其是对西方大师们经典作品的诠释,更是出此于对东方笔墨的演绎出新,令人眼前一亮,拍手称绝。
西明对我说,他喜欢西部的洁净,他喜欢西部的纯粹,他更喜欢西部原始形态的山川河流。予以为,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冒险家的天性,他的基因里潜伏者探索者的欲望。其实,凡是有出息的国画家不必追求自己每一幅作品的尽善尽美,创作的作品要有自家面目,也就是颇有辨识度的“这一个”,即是极具震撼心灵艺术感染力和令人眼前一亮的视角冲击力。
作为武西明的老朋友,我多年来一直关注着他的艺术走向与精神纬度,我赞赏他的冷静思辨,他的矜持低调,他的不激不历,难能可贵的是他有着当代美术家中少见的清醒与坚持。我殷切期待他凭着十足的后劲和韧劲。
前一篇:萧散简淡清静传神
后一篇:[转载]白发感知遇,壮心翻胜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