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言来语去说沧海

(2016-12-02 11:15:44)
标签:

尹沧海

天津南开

美术博士

收藏

分类: 美术评论
   言来语去说沧海
                                                    李西岐
     秃顶,慈眉,善目,满月儿一般的圆脸庞,再加上中等个头和微胖的身躯,不用披上袈裟,便是活脱脱的一方寺院的方丈主持了。言来语去说沧海

      俗语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尹沧海先生之相貌,抑或梳理尹沧海先生之学术构架,宛若匆匆行走中的回目一瞥,对于我个人而言,仿佛就像梦境中浮现的“东临碣石”时的恍惚细节,而企图借此“以观沧海”是勉为其难的,大致只能依靠偶然捡起渤海湾边的几个贝壳说事儿,挂一漏万是避免不了的。
      去岁末,我在江苏宿迁举行的中国美协写生基地挂牌仪式上,第一次与传说中的尹沧海先生谋面,仿佛多年的老友相见甚欢。我和他紧紧一握手,随即感受到了中国美术界重量级人物的潜在力量。尹先生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名人盛气凌人的架子,不骄不躁,不求闻达,不愧不怍······人头攒动的展厅之内内,悬挂着尹先生十余幅画作,或斗方小品,或四尺横批,或丈二巨幅,传统功力深厚,造诣学养丰盈,艺术思维超前,凡人物、山水、花鸟别开生面,气势纵横奔放,色泽柔和多姿,笔墨酣畅淋漓。言来语去说沧海

      我在人声鼎沸的喧嚣中静静的欣赏着,赞叹着,这是多年来难得一见令人为之一颤的好作品,这也是浸淫着中国画经典雅致并体现传统功力的大作品,这更是久违了可以直逼心灵深处的大作品。
      游学是一种久违了教学育人的独特方式。孔夫子发端,后学者趋之若鹜。然而,当代不少人却把它当作游山玩水的代名词。尹沧海先生此次活动也带了南开大学十多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一起游学于此。我悉心旁听了尹教授在画桌边,在展厅内,在旅途中,为学子们循循善诱地授业、释疑、解惑。我从他们师生彼此的对话中,获悉尹沧海先生书画论著颇丰,随之暗自叹息不已,这在当代书画家里可谓是凤毛麟角。
      在艺术创作中,人与社会以及自然是三位一体的,如何构成三者的有机互动并交融,亦是有出息的艺术家必须面对与思考的课题。正因为扎实深厚的艺术素养,使其在探寻新的绘画之路中找到前进的方向,且在会古通今、思逸神超的自然维度里,自由自在地张扬着生命中蓬蓬勃勃的律动与激情,阔笔浓墨地书写着胸襟中的不落窠臼和向往大自然天真烂漫,痛快淋漓地在白宣素签中笔歌墨舞,继而达到神游天地、妙造自然且能心境双忘的闳约深美。         

言来语去说沧海

       宗白华先生说过,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对深一层的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书法不是简单的提笔写字,书即写,法即度,绝非山涧流淌的肆意漫溢,恰恰应该表现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抑或一种曼妙自然的时空感觉。尽管这种幽深之境界不可言传,意会则是存在于观赏者的“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境界之中。在一次午宴空闲中,尹先生挥毫书写,出手不凡,龙飞凤舞。我从他的这些作品中,可以明确无误地看到经典碑帖的传承有序与领悟体验,尤其是王羲之、颜真卿、孙过庭、苏轼、黄庭坚着力颇深,非常人之所为也。赵之谦先生也说过这样一段话,书家有最高境,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
      这似乎又回到“书画本源”的老话题了。作画不通书道,则画无笔趣。作书不通画理,则书法无意韵。诚然,尹沧海先生能成为中国当代书画大写意“大儒神秀”级别的代表人物,与其异于常人的禀赋有关联,也与其多年来的研习与苦练有关联。
      我在一边阅读着,欣赏着,这是一位具有独立审美与不懈追求的杰出艺术家,支撑其洒脱的水墨写意则是以深厚的书法功力为基础,书中有画,画中有诗,轻松而韵味悠长,别致且新意迭出。而谦和内敛的个性修养,方才使得其恢宏气势的笔墨格调显得骨力清逸,高古纯正,既不流于媚俗油滑,又不过分追求传统法书的窠臼板滞。这样的书写,正是在继承经典法书基本之上的自立法度与再次创作,笔意烂漫,新意迭出。
      据此,这不正是邵大箴先生指出的尹沧海教授“游于艺”继而达到“游于心”的最佳途径么。        
言来语去说沧海

      我据此得出的结论是,尹沧海先生弘扬推崇的学术见解,既是传统的惟精惟一,也是现代的天趣盎然,更是将来的天人合一。显而易见,阅读并解析尹沧海先生,远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随着其后几天中逐步地深入交谈,我欣喜地发现,尹沧海还是如今稀缺的撰写了多部学术著作的美术家,其论文集《复归于朴——写意花鸟要旨》、散文集《沧海一粟》和《写生课》、《沧海论画》等艺术论著。我又发现,尹沧海先生与诸多佛教界高僧有许多交际,受之影响,久而久之,笔下的禅宗意味十分浓厚,接着拜读其论文《禅宗写意画对中国写意画的影响》,继而梳理了他写意花鸟画与禅宗写意画之间的传承关系,着力追求禅的哲学意味和文人画的雅致与精练。言来语去说沧海

       
      这样,我不仅找到了尹沧海先生纵横笔墨的写意源头之一,还寻找到他一以贯之地回归自由境界之自然之道。         
      天不言而人推高也,地不言而人推厚也。我据此得出的结论是,尹沧海先生弘扬推崇的学术见解,既是传统的惟精惟一,也是现代的天趣盎然,更是将来的天人合一。

言来语去说沧海

           2016年12月2日匆匆戏笔于西安书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