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西岐
李西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968
  • 关注人气:5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金城关》的一份回信

(2014-03-01 06:24:29)
标签:

故事

浮世绘

喜剧色彩

心血

任何

分类: 文学评论

    关于《金城关》的一份回信

           李西岐

    兰州大学文学院的郭茂全老师,前几天晚上发来近万字的电子邮件,“社会转型期兰州市井生活的浮世绘——评李西岐长篇小说《金城关》”。我认真地拜读毕,感触很多,回了一封信:

 

   郭老师:您好!

   大作昨晚反复地看了两遍,很有感触。拙作《金城关》出版以来,尤其是《兰州晚报》转载以后,引起了社会出乎意料的反响,好评如云,也有了五六篇分量很重的评论文稿,已经陆陆续续在《长安大学学报》和《飞天》刊载,可以说这次您下的功夫最深,对作品的解读用心最多。

   我多年来是一个为人处事非常低调的人,更是看不惯文学圈子里相互吹捧、相互掐架。您也知道,现在的甘肃文坛现状是,即使像我这样体制以外的作者写出再出色的作品,只能任其自生自灭。当然,这么说并不全面,有权势的作家或者会来事的业余作者,境遇也会大相径庭的。

   那么,一部写兰州的长篇小说,前年却在千里之外的西安长安大学举办了研讨会,这事儿本身就颇具几分黑色幽默的喜剧色彩。如果我把这些老师的评论一字不拉地发到网上,不知该羞煞多少人的。当然,“刘项原来不读书”,该咋咋地。

任何重要的作品都渗透着作者的心血,即使再低调的作者还是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否则,就太不正常了。

我亦如此。

郭老师这次不辞辛苦,写了近万字这么多的批评文稿,真是感激不尽。我只是对您文字中的笔误做了修改,同时对“(三)兰州方言话语的运用”一节中增加了少许文字,如不妥,可删除。

 

人就是这么个贱货,禁不住人家夸几句好话,心里就又蠢蠢欲动了。

写吧,继续写吧。哪里黑,哪里歇。咸鱼翻身的故事,古今都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马年伊始
后一篇:一份回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