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絮语
李西岐
马年说到就到了。甲午之年,多事之秋,原本就在国人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这深刻下的痕迹,当然是与一百二十年前的那场海战有关。非常威武的北洋水师,一流的德国装备,本来可以傲视群雄,最后却惨败于悬挂着太阳旗的倭寇之手。这场战争历史学家已经做了多方面的解读,还轮不到一个文人置喙。
但是,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它的轮回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国家在邓大人韬光养晦政策的指引下,扑下身子,埋头苦干了三十多年,鸡的屁终于超越小日本,成为天下老二,当然,要成为世界第一,亦是迟早的事。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凡每次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几乎都与金钱能源有关。山姆大叔绝不会为了一个穷的只剩下穿着裤头的国家去打仗卖命,他发动每一次战争前,把这个账算的稀不清楚的。话说白了,人家打仗就是为了美国人能过上最好的日子,享受到人世间最好的衣食。我的同事多年前从美国回来,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你发现全世界最好的东西,在美国比比皆是。好像是全世界的好东西,都是专门为人家生产、供他们享受的。换句话说,就是全世界人民辛辛苦苦的工作,几乎都是给美国人打工,而山姆大叔只要开足印钞票的机器,即可享受丰衣足食。
傻了吧,原来我们辛苦赚来的美元,就是这么来的。我弄不懂的是,美国人凭啥可以寅吃卯粮,过着花天酒地的幸福生活?而我们还要把从牙缝里省下来的钱,去买所谓的美元国债呢?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消息,我国为了换取外汇,拼命地出口焦炭,而日本人将焦炭运回去暂时用不完时,就倒在沿岸的海里存贮起来。这样的积蓄能源办法,令我当时就吃惊不小,小日本真是鬼精啊。我们呢?这也许是个敏感话题,不提为好。
日本人发动的每次战争,可以说就是为资源而战。这么一个资源贫瘠且面积很小的国家,他不通过发动战争手段掠夺,还有什么能耐?我坚定地以为,中日必有一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或者反之。我记得当年在军区机关讨论航空母舰厉害还是二炮的导弹厉害时,曾经有领导比喻解放战争中步兵用手榴弹消灭敌人坦克,是多么划来的事。问题是——恰恰在这里出现了认识上的悖论,以至于后来脱了鞋,亦是撵不上人家的。当然,中日之战愈后愈好,这里的话大家都明白。
国际形式风云变幻,中日剑拔弩张,几个美国人的几个小喽啰也跟着瞎起哄,犯上作乱,此乃常事。不用着急,该吃就吃,该喝就喝,静眼旁观就是了。
十八大以后,软刀子与硬规定双管齐下,国内政风随之一新,民皆叫好,可见此中弊端久矣,民心思变。公务员头上的紧箍咒起作用了,他们撒娇和叫苦不迭的背后,说明他们以前太不把民意当回事了,啥时候又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方的家长训斥孩子时说的“你再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叫你当公务员去。”爽了吧。
当社会精英不再千军万马蜂拥而上公务员这座独木桥时,这个社会恐怕就接近正常轮转的秩序了。
大年初一早上,没事儿写下一段文字,检查时发现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反正是练笔,没有人会把它当回事,自娱自乐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