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树听蝉鸣
(2011-08-15 16:16:37)
标签:
蝉鸣故乡文化 |
分类: 原创散文 |
蝉鸣声是夏日弥久不息的咏叹调。天气愈热,蝉鸣声愈更烈的。记得在写蝉鸣的诗词里,南朝·王籍的《入若耶溪》:“舱舶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轴,阳景逐回流。蝉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远游。”,大约是最闻名遐迩的了,尤其是颈联“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时常被书法家书写或画家们描绘,蝉鸣也算是夏天一道别样的风景。
关中的乡下,应该是蝉鸣最热烈的了。在笔者儿时的记忆里,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盛夏,“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朱熹)”,至今回味起来,仍然是那么的温馨和亲切。我的文学启蒙,几乎就是在蝉鸣声中完成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们杨柳村是一个有三四千人的大村子,应该是碛雍原上最大的自然村子了。村子里有一位颇有才华的老先生,几乎每天都在庙旁的大槐树下说书。我每天一放下书包,手里拿一个蒸馍,边吃边跑去听书。一个夏天,他大概只能说完一本书。我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听完了《水浒》和《三国》,后来还断断续续地听了《封神演义》。
十八岁投笔从戎到了兰州军区后勤部队,夏天几乎就再没听到过蝉鸣声,那一声声的蝉鸣似乎从记忆里消失了。今年夏天,我又客居西安。晚饭后散步,走到绿树成行的树荫下,那童年时既熟悉而又陌生的蝉鸣声又一次次进入我的耳膜,走着,走着,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来,仔细寻找茂树密枝中的蝉儿。哦!眼前忽地闪现出儿时扑蝉的情景——手持铁丝网成的网子,山猴一样的爬到树叉上,鹰隼一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那忘我鸣叫的蝉,网子猛地扑上去,蝉哀叫一声,便乖乖的驯服了。
我心里不由得叫了一声。
前一段时间去了华山的仙峪,沿着山道弯弯,我正汗流浃背地走着,忽然又听到热烈的蝉鸣声,而且是那种火辣辣的鸣叫。我站在树下,往上一瞧,好家伙,一个小树上,竟然有二十多个蝉在卖力的嘶鸣着。仿佛它们的一声声宣泄,就是为火热的夏季歌唱。“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愁肠。”在热烈的蝉鸣声里,我也似乎暂时忘却了生活中的惆怅。
月光下听蝉鸣,当然又是另一番趣味了。昨天是阴历七月十五,白天酷暑难挨,晚上月光如水,有流萤在头顶不慌不忙悠然地飞着。漫步走在林荫道上,茂树中的蝉鸣格外明亮,一声接一声的鸣叫着。而从树叶间不经意间泄流的月光,斑斑驳驳的,恍恍惚惚的······哦!这秦时的月光,汉时的流萤,唐朝的蝉鸣,一直在延续着一个古都的幽梦么?!
我想,待来年叶落归根的游子,一定会听到更加美丽的蝉鸣声。这美妙的声音一定会激起他们记忆中的浓浓乡情。
后一篇:我眼里的“茅盾文学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