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爱情交响曲》--赵家班的油腔滑调

(2011-06-06 22:02:52)
标签:

赵本山

乡村爱情交响曲

北京卫视

《小二黑结婚》

篱笆女人和狗

娱乐

分类: 杂谈随笔

乡村爱情交响曲》--赵家班的油腔滑调

                  李西岐

     对一部热播的电视剧进行批评,无疑要冒极大的风险。

    而对于一个喜欢赵本山喜剧的观众来说,看到所谓的《乡村爱情》系列,正无节制地成了展示赵家班弟子们嘴皮功夫的油腔滑调时,心里总觉得像吃了苍蝇似的,相当难受。赵本山作为草根代表,多年来创作演出了一批以东北地域文化为代表的喜剧小品,深得观众的喜爱。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赵本山们在金钱面前屈服倒下了。无论在他的喜剧还是电视剧里,以往那种鲜活的生活气息没有了,代替的只是广告商们的肆意横行。说句实在话,对赵本山新的《乡村爱情交响曲》,我只看了一集,就大失所望,也没有了再看下去的兴趣了。

    正好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索性转载如下:

    东方网6月6日消息:2011年5月底,《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薛晋文的文章,他评论的是“刚刚在北京卫视热播的《乡村爱情交响曲》”,文章说:“从农村剧肩负的社会责任、艺术使命和审美理想层面而言,‘乡村爱情’系列农村剧又显得单薄和浮泛,难以彰显农村剧的真正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这是赵本山的“乡村爱情”系列剧至今为止第一次遭遇“官方批评”。

   附原文:“乡村爱情”缺乏农民情感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薛晋文)

   刚刚在北京卫视热播的《乡村爱情交响曲》再次成为了观众的收视话题。客观而言,“乡村爱情”系列创作团队多年来始终关注当下农村新生活与新变化的执著精神值得肯定。然而,从农村剧肩负的社会责任、艺术使命和审美理想层面而言,“乡村爱情”系列农村剧又显得单薄和浮泛,难以彰显农村剧的真正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反映农村现实是农村剧与生俱来的使命。当今农村和广大农民面临的现实困难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困扰着今日乡村的发展,“三农”问题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农村剧艺术至少应该直面现实,至少应该穿透生活、回应时代。但“乡村爱情”系列农村剧中少的是对当下农村现实的艺术呈现,却多了些“无处不恋爱”,甚至“怀孕庆典”、“婚外恋”、“斗情敌”等非主流景观。面对诸多民生艰辛,农村剧应当给观众带来超拔苦难、突围困境与抚慰忧伤的希望和信念,而不是一味地回避。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爱情”系列农村剧,缺乏对农民的真诚体恤和温暖。

    爱情是该系列作品的主题,然而即便是表现乡村爱情生活也有浮光掠影之感。譬如,同样是表现乡村爱情生活,早期农村剧《篱笆女人和狗》中枣花与铜锁之间的情感命运带有鲜明的时代变革印记;农村小说《小二黑结婚》中小芹和二黑之间的婚恋生活预示了法制婚姻的必然时代走向。反观“乡村爱情”系列中刘英、玉田、小蒙的爱情生活到底彰显了什么样的时代价值?到底反映了当代农村青年怎样的精神诉求?我们观后恍若雾里看花。刘英们的情感只是表象的真实,没有将应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高度挖掘和表现出来,所以其艺术韵味和历史真实与枣花们相比具有很大的落差。

   “乡村爱情”系列无论在现实书写,还是在人物形象和审美取向等诸多方面亟待改进。农村剧不一定非要土到掉渣、非要书写苦情戏,但农村剧绝不能失去“农民情感”和“乡土情怀”,这是它应有的底色。浅尝辄止的反映姿态,不会创作出令人心颤神凝和化世导俗的优秀农村剧。http://img.ifeng.com/page/Logo.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