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与伪文人的画
——《金城关》通信之六
李西岐
为了不使读者朋友阅读近六十多万字的拙作《金城关》枯燥乏味,近一个多月来我苦思冥想,终于硬着头皮画了一批画,然后反复挑拣,最后确定五副画和两副字夹印在书里面。我年少时喜欢涂鸦,无师无门,属于旁门左道的一类货色。十几年前回到故乡,在生产队的墙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当年画的画和写的字。
如今混到作家队伍里了,写的字和画的画,别人都说是文人画了。按照苏东坡的说法,根本就不能算是文人画嘛。咱这三脚猫的伎俩,其实惭愧得很,大概只算作伪文人的画吧。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
“ 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
。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 ”
。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 “ 雅 ”
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独树一帜。
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间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而且是重要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心手相应,气力相合,迹虽断而气连,笔不周而意周。
在色彩和水墨上,文人画更注重水墨的运用,讲究墨分五色。王维之所以受到苏轼、董其昌的极力推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后期创作中开水墨画的先河。文人画家所以重水墨而轻色彩,这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有直接关系,即传统绘画一直不曾把真实地再现事物的表象作为创作目的,而是把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基于这种宗旨,又形成了民族特有的美学思想,即摒弃华艳,唯取真淳,讲究绘事后素、返朴归真、大巧若拙等等,这些都成为文人画家在艺术上的自觉追求。
文人画特色和体系的形成,又与文人士大夫将绘画视为精神调节手段有关,创作对这些画家来讲,起到的不过是一种精神舒络的作用,这样,不为物役,不被法拘,以最简单的工具(笔、墨、纸),最概括的语言(黑、白、灰3色),传达出最深切的感受,就成为创作中的必然的选择。
画也画了。有的画反复画了很多遍,还请诸位凑合着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