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丈原的回声——期盼唐栋的新作

(2010-03-21 11:33:12)
标签:

织布机

回声

新作

家乡

五丈原

分类: 杂谈随笔

         五丈原的回声

              ——期盼唐栋仁兄的新作

                   李西岐

     因为要寻找一个新的文艺作品的写作素材,我去了“苦瘠甲天下”的定西采访,风尘仆仆,三天归来,又看到了唐栋仁兄的留言。

新浪网友2010-03-18 02:33:08 

      西岐你好!现在是凌晨两点,我不能眠,走进你的博文,寻友,寻义,寻觅一点乡音。看到你和其他几位乡党对我母亲的哀思,感念至深,礼揖至诚!
    母亲昨天四七,我刚刚整理了一下从家乡带来的唯一一件母亲的遗物——老式织布机的橧子(这个字不知对否?),这台织布机从我儿时就记得,外婆用它织布,妈用它织布,我就是穿着它织成的粗布长大。这种织布机早已不用了,但这几幅橧子竟然还挂在母亲的房间墙上,我发现了,视若珍物,带到广州保存……二老如今都走了,什么感觉呢?就是觉得根断了,树倒了,房塌了,没有家了,此外就是痛心裂肺的后悔,后悔老人在世时没有照顾好……
    然而,还有令人痛心的是家乡那个小地方在我心中也死了。你知道,我家那个地方,曾经如诗如画,曾经鱼米之乡,秦岭、石头河、水渠、稻田……可如今,渠水中断,河流干枯,石头河上游的一些乌七八糟的烂厂,为一点蝇头小利,已经将那一片世外桃源污染得满目疮痍,破烂不堪,鱼蟹飞禽走兽荡然无存,连石头河里雪白的石头都变得乌黑;乡亲们的疾病、怪病也多起来了。村子里虽然也有不少所谓的楼房,也只不过是一些丑陋的空壳而已;一下雨,道路极其泥泞;而且以前的形象工程——自来水早已瘫痪,没人管,家家吃水都要到村头唯一的水井打水。那口水井还是六十年代打的,井很浅,赃物沾满井口,极易污染。我给母亲办完丧事临走时,村里的几位干部叫住我,说:“你看咱村这路烂成这样子,一下雨人都没法走,你是咱村在外面干成事的人,能不能想想办法把这路用水泥铺一下。”他们说这话时看着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无奈与哀伤。那一刻我在想,当地所谓的“父母官”在干什么?这点事都不能帮他们解决吗?难道真是“朽木为官,禽兽食禄,滚滚当道”吗?我不希望是这样。但我漂漂亮亮的一个家乡,“发展”成这样,焉能不愤然于胸!我曾经想过,老了以后回家乡去住,现在不这么想了,回去享受污染和泥泞吗?享受美好记忆与现状对比的痛苦吗?当然,为家乡的那路,我是要想想办法。现在这件事在我脑子里占用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对母亲去世的哀思。我希望那些地方官们能做一些他们该做的事情,别让我为此较真起来。
    对了,你为我起的那篇怀念母亲的文章题目,很接近。我是要为母亲、为家乡写一部书,可能是一部长篇。——唐栋匆匆
    笔者在怀念唐栋和蔡昌林母亲的那篇博文里,行文匆匆,作为熟悉且亲如兄弟的多年老乡加朋友,仅仅表达了对于两位敬爱的母亲敬仰与悼念之情。唐栋留言中提到的那个五丈原东麓的这个小村庄,我两个月前去他家时,走的非常困难,我亦感慨万千,这美丽的家乡啊,竟然如此破败不堪,不忍卒看:乱石塞路,峥嵘难行,花卉散芳于秦岭山皋,飞鸟流哀于石头河滩......    
   母亲的离世,对于孝子与作家集一身的唐栋来说,恐怕是他永远也难以忘怀的,起码是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痛与悲将煎熬他的心扉。他的心灵深处的酸楚、痛惜、撞击与后悔,将会是常人难以描述的。唐栋磅礴的才气与内心情感的丰富,在当代作家中是鲜见的,值得仰慕和尊敬的。我以为,他的下一部长篇,将会是令人期待和震撼的惊世之作。
    我预祝他的大作早日问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