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
 
     
     
     
 李西岐
     住在乡下,那一天不还走上十里路啊。我自小上学的学校离家有几里地,上中学的学校离家更远,大概有近廿里路,在蔡家坡高中上学的几年间,没有坐过一次客车,每个礼拜基本上靠“11”号往返家与学校之间;也许我是行武出身,部队的艰难困苦磨练了还算健康的体魄,我平时走路的步调永远是快节奏的。我和老婆走街穿巷,经常不知不觉就把她落下一大截。为此,我老婆不止一次地嗔怪我“自私”,动不动就把她“甩了”……
   
前几年,看过武汉女作家池莉的一篇散文,大致意思是说她老公也跟我一个“德行”,尤其过马路时,简直就如同傻子拉二胡---吱咕吱的(自顾自)。我当时看过后,哑然失笑,笑后却举一反三,内心里进行了一番自我批评,以后再陪老婆走路时,就尽可能地走得慢条斯理了。只是我一人走路时,依然雄姿英发的憨态样子。这几天泡在医院里,每天要陪老婆做各种检查,楼上楼下的来回走,即使平日里练就地慢悠悠的步履,也还要再慢上三分。每次走出病房,老婆说,你得牵上我的手。
   
少年夫妻老来伴。虽然说我们是结婚近卅年的老两口了,生活的久常和艰辛,确实缺乏浪漫蒂克,感觉有点像摸着左手若右手,剩下的大约只是牵手了。我前几天还跟老婆开玩笑说,你可别整甚“妖蛾子”,咱俩还要等金婚时补婚照呢。老婆也乐了,说,哼,我这辈子赖也就赖上你了!
    是啊,人生苦短,即使长命百岁,不也就是三万六千五百天么。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这词儿唱起来更是优美动听,做起来却非常之难啊。吃喝拉撒睡,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交响曲,日复一日熬岁月,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耐心、忍心、爱心。家庭是忍辱负重的培训基地,家庭是烦恼人生的驿站码头,家庭是快乐愉悦的温馨场院。人是走兽,即使行走在天涯海角,心里却是永远留恋着那一方巢穴的。
   
家,是一道温馨的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