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喽!禁放烟花爆竹......为什么呢?
李西岐
除夕之夜,过年的气氛已经是十分地隆重了。当午夜交正子时,新春钟声敲响,整个兰州市的夜空爆竹声势浩大,火树银花,震响天宇了……
爆竹声响,显而易见是辞旧迎新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真情实感的流露。宋代王安石先生的《元日》妇孺皆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面万户瞳瞳日,
总把旧桃换旧符。
清代潘荣陛先生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写道:“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
春节是我国民风民俗的集大成者,也是年末岁初,一项具备重大意义的庆祝节日。我想到的是,凡是具有粗识字的人,大约都吟诵过春回大地的快乐心情的。每个步入成年的人,都会对儿时的春节充满温馨的回忆的。这也就是说为什么春节是世界上最大的数以亿万计的大规模人海迁移,即使百年不遇的暴风雪依然拦不住回家的脚步的原由所在!
令人费解的是,在全国绝对多数城市恢复这一几千年的民俗时,兰州市却年复一年的禁放烟花爆竹!
为什么呢?
据说是兰州市是重污染城市,冬季少风,爆竹的硝烟弥漫,污染环境而已……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年年禁,月月禁,日日禁,兰州市的爆竹声响却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与时俱进,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被禁止过!这不是狗熊钻到玉米地......瞎掰嘛!我认识的一位市人大某主任的司机师傅,有一次无意之中说起此事来,笑道:别看他在台上当爷,回到家咋也缠不过孙子闹腾着要放炮的。呜呼哀哉……当爷的回到家只好变成孙子,即使是真刀真枪的爷,也只好装孙子了。
为什么呢?
这都是国情若的祸!
为什么呢?
这却是民风主旋律!
为什么呢?
这就是民意不可违!
大家十分喜爱的“百变明星”蔡明嗲声嗲气的一句“为什么呢”,肯定会成为2008年的又一句流行语。老夫也推波助澜,借机笔讽一下,语无伦次,让诸位见笑了。顺便给大家拜年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