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富豪榜及其它
李西岐
2007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出笼以来,新闻媒介闻风而动,连篇累牍,议论纷纷,各类网络推波助澜,众说纷纭。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没有一个真正的作家挺身而出,对此类现象议论一二。考究作家的集体失声,是非曲直,不与评说,缘由何在?
说句心里话,我也是感慨颇多,似有千言万语,一吐为快也。几次动笔,似有千斤重啊。不说吧,心里又憋屈得慌,也只能赤膊上阵了。朋友们也不要责怪,权当你去看马戏,瞅得眼酸目眩时,忽然有个花里胡哨的小丑上场来,插科打诨,博大家一乐罢了。我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8129名中的一分子,人轻言微,也只能算是牢骚罢了。
一
长久以来,作家仿佛是清贫苦涩的代名词,越清若越显境界。在国人的传统理念里,作家作为时代与历史的记录者,就应该困窘。而把作家和富豪扯在一起,仿佛垂暮之年的老翁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少妇,拟或是鸡皮鹤发的妪婆嫁了个青壮之年的帅哥,总是觉得有点不伦不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文学承载历史,它无疑是记叙一个民族的心灵史、发展史、成长史的见证与印痕,文学影响心灵,它又是一个民族傲立于世界之林的底气与资格。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记得上高中时,语文老师讲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动情处,潸然泪下,不能自已。当我人到中年,尤其是以写作为业身陷窘境时,我才真正地理解了老师当年的情绪失控之苦心。“文革”中的师生生存环境恶劣穷途潦倒,是今日年轻人所无法想象的。好在今非昔比,温故而知新,也是我吭吭哧哧乐此不疲地动力之一。我心里至今有一个秘密,总觉得中学老师讲课是兴趣盎然,大学老师授课是照本宣科。这里我申明一下,不是我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我对大学的老师始终保持着一种敬慕之情,亦算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何况我的朋友们中许多都是大学老师的,如我评论过的十几位教授学者是也。亦包括许多网友,如书惠斋--张笑实教授是也。
文学千古事,诗歌耀环宇。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事实上,许多文人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他们人或躬耕于三尺讲台,“授业、释疑、解惑”,澹泊明志,宁静致远,那显而易见是达到令人尊敬的人生大境界了;或“立德、立功、立言”,学富五车,笔耕不辍,为人类留下一笔咀嚼有味的精神营养大餐;或游历于名山大川,吟歌于荒野牧野,灼灼诗词,艳艳美文,自然是生活的馈赠和豪礼了;他们或拼杀于疆场,抵御倭寇,即使裹尸归乡也再所不惜矣。
中国真正的知识分子骨头是最硬的,他们不畏权贵,“我以我血写轩辕”。
中国真正的作家脊梁是挺立的,他们蔑视名利,一支秃笔,记述着民族的兴衰史。
古有司马迁,承受奇耻大辱撰《史记》;近有朱自清闻一多,宁可饿死也不食嗟之之食。
写到这里,火箭队与马刺队比赛开始了。一不小心,不知把哪个键按错了,写的全部消失了。哎,只得从头再来。心情顿感烦躁,以后接着再写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