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市道-专家看二手市场 |
21世纪不动产观点:
京沪二手:缘何9月旺季不旺?
京沪二手:缘何9月旺季不旺?
买卖市场:京市高端物业受外资政策影响,沪市中端物业明显下滑
租赁市场:总体表现平稳,大户型走低
一、二手市场观察:两地呈现“蝴蝶效应”
租赁市场:总体表现平稳,大户型走低
一、二手市场观察:两地呈现“蝴蝶效应”
进入三季度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尤其是针对二手房市场的调控政策接连出台,虽然三季度开始进入一年销售的旺季,但“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已经过半,京沪两地市场略有回暖,但仍呈旺季不旺之态。
21世纪不动产分析认为,受国家多项宏观政策的影响,两地二手房市场观望气氛浓重。造成一年中的销售旺季三季度市场总体走势趋于平稳。尤其是上海市场,部分投资者对于新一轮的税收以及利率政策重压,显出信心不足。
买卖市场
京市高端物业受外资政策影响,沪市中端物业明显下滑
据21世纪不动产监测数据显示:北京第三季度二手商品房买卖挂牌总量环比上涨29%,同比上涨13%;上海第三季度二手商品房买卖挂牌总量环比上涨9%,同比上涨11%。其中,北京9月份二手商品房买卖挂牌量环比增长39%,与8月份19%的增长率相比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增长幅度上升了20个百分点,同时上海9月份二手商品房买卖挂牌环比上升23%,与8月份34%下降幅度相比,有了明显的回升,但挂牌总量仍低于7月份水平。
21世纪不动产分析认为,进入9月以来上海15000-20000元/平米的中端物业价格开始出现明显下滑,这部分物业一直以其总价低、出手容易一直是投资者追逐的热点,因此受新政影响较为严重,投资者希望借助销售旺季将物业出手减负。个别楼盘下滑趋势明显,典型楼盘如:中远两湾城,部分非本地投资者已开始出现抛盘的现象,房价已从高峰时期的15000元/平米下跌到目前的11000元/平米,下跌幅度高达26.6%。但由于受国家对于房价调控的决心影响,买方认为后市发展仍不明朗,因此接盘的人有限,造成目前成交量小。
北京市场由于10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计税价格,会使部分物业回报降低,因此部分物业开始寻求出手,造成9月份物业挂牌量继续上涨,而成交量增长缓慢。但部分地区价格仍稳中有涨。21世纪不动产北京天鸿华信店童经理反映,靠近北四环的展春园小区的物业多为80年代的公房,虽然房龄较老,但其位置靠近中关村核心地区,配套设施完善,且低税费、物业费的优势,对在中关村地区工作的外地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价格已接近周边的次新房价格。
另外限制外资购房政策也开始影响到京城的部分高端物业。21世纪不动产北京金东华洋店店主赵江华表示,朝阳公园周边多以高档涉外公寓为主,以棕榈泉为例,居住者多为外籍人士,这部分群体多为国外公司常驻中国的高层主管,购房的目的投资居住兼有,限制外资购房政策的出台导致该地区高档公寓交易量有所下滑。
租赁市场
总体表现平稳,大户型走低
总体表现平稳,大户型走低
据21世纪不动产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市场第三季度二手商品房租赁挂牌总量环比上涨22%,同比上涨9%;上海市场第三季度二手商品房租赁挂牌总量环比上涨24%,同比上涨10%。其中,北京9月份二手商品房租赁挂牌量环比增长19.7%,对比8月环比增长15.4%的比例,租赁市场房源供给量仍保持充足,同时上海9月份二手商品房租赁挂牌量环比增长19.2%。另据21世纪不动产监测数据显示:北京9月份二手商品房租赁挂牌价格环比增长2.3%,上海9月份二手商品房租赁挂牌价格环比增长1.7%。
21世纪不动产认为,总体上对比买卖市场的低迷,三季度租赁市场表现平稳。新政执行后,出于对后市的观望以及各种费用的压力,京沪两地均有大量房源涌入租赁市场,造成两地租赁房源供给充足,但租赁价格表现平稳。
一方面,买方也多因观望转入租赁市场;另一方面,9月历来是以学生为主的租赁旺季,使得两地增长的房源得以消化。21世纪不动产北京蓝天新城店经理王芳表示,9月是望京地区传统的租赁高峰期,今年依然保持了供需两旺的势头,虽然部分物业租赁价格因房龄等原因有所下调,但总体上租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北京市场受6月19日北京市工商局正式实施的《关于从严审查住所使用证明文件的通知》的影响,进入三季度后,四居以上大面积物业的供应量加大,由于失去了商用租赁需求的支撑,又面临恢复居住使用结构费用的压力,使得业主进退两难,部分业主已开始降低租价。
买卖与租赁市场对比
据21世纪不动产监测数据显示:两地租售比例变化不大,北京9月份二手商品房租售比例中,租赁的比例较8月上升了2个百分点,而上海9月份二手商品房租售对比中,买卖的比例上升了2.3个百分点。
据21世纪不动产监测数据显示:两地租售比例变化不大,北京9月份二手商品房租售比例中,租赁的比例较8月上升了2个百分点,而上海9月份二手商品房租售对比中,买卖的比例上升了2.3个百分点。
一、二手市场观察:两地呈现“蝴蝶效应”
据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第三季度北京市二手商品房总交易量为11506套,其中9月份成交4442套,与8月成交3554套和7月份成交3510套相比分别上升24.9%和26.6%。8月以来北京二手房市场逐渐渡过政策消化期,市场开始回暖。而同期来自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9月份住宅期房日均成交494套,与8月日均成交395套和7月日均成交441套相比分别上升25.1%和12.0%,这一数据显示,单一市场的变化正在对另一个市场产生“蝴蝶效应”,一二手房的联动日益凸现。
而来自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网上房地产”的最新统计显示,9月份,上海新房成交量为190.8万平方米(16769套),与8月份 173.7万平方米(15696套)和7月份的152.0万平方米(13368套)的成交规模相比,分别回升了约9.8%和25.5%,与北京均超过20%的上升相比,其新房市场交易的回暖远未如人意,失去了新房市场的支撑,预计上海二手房市场仍将处于一段时期的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