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惊世,丑到惊世
——凡高自画像
张立勤

凡高小时候多么可爱
凡高年轻时很帅呀
凡高短短一生,画了38幅自画像。
我找不到凡高的全部自画像。
不过,我也没想全部找到。
对于我,有这些幅已经很多。
凡高37岁,离开了这个世界。之前,他都处在生命的最好年龄中。最好年龄,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我认为,绝对不是。他的五官本身和组合,跟照片不应有太大的改变。改变的只能是头发、胡子和衣帽什么的。可当我一看到这些自画像们,马上意识到凡高不存在于年龄之中。
凡高的每一幅自画像,都与照片太不一样。每一幅与每一幅又太不一样,不一样的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人,除了眼神!注意他的眼神吧,从小时候照片上的凡高,到每一幅自画像中的凡高,眼神何等一样。它就是“这一个人”的眼神,凡高的永远的眼神。
凡高来到阿尔,是他喜欢的。他住的那幢房子,也是他喜欢的。《凡高传》写的是凡高的“伪痛苦”吗?凡高的喜欢与痛苦,后来人该怎样划分?还有他别的情绪,该怎样划分?不管划分的了的与划分不了的,都贮藏在油画深处,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你怎么想都无法还原本人。
凡高不至于低能到去画痛苦吧,痛苦是人的正常感受。那他在画什么?他在画灵魂吗?也许。灵魂是不常居住在身体之内的,却会不时回来。凡高走在阿尔的土地上,或住在那座高更来过的画室中,或是站在圣•雷米医院的窗前。他都能看到自己的灵魂回到体内,显现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上,或显现在他看到的事物上。于是,凡高画着它们——自己的灵魂与自己在一起的它们,自己的灵魂与事物在一起的它们——复合的它们,交汇的它们,分崩离析的它们!
下笔吧——阳光从左边晒到右边,颜料和画布的经纬线热了,凡高也热了吗?画室没有空调,在阿尔的画室啊!四处是面包的味道在浑发,颜料也是面包的味道,调色板也是,烟叶也是,汗水也是,我一直这么想。我还想,假如凡高的画室里有空调,他或许会画到老。把室温降下来,会缓释不好的情绪,包括身体伤处的疼痛。凡高所有的杰作,都是在生前六年中完成的——在燃烧的阿尔。没有空调,没有止疼药,没有有营养的饮食……
然而,置换就这样进行了——灵魂与自画像!
其实五官,多么的年龄主义,又多么的障碍灵魂。
其实五官,多么的负载主义,又多么的易显灵魂。
自画像一定是丑陋吗?起码凡高大部分的自画像是这样的。而弗丽达的自画像不是这样。弗丽达的自画像绝美,美得让我落泪。
凡高借助了阿尔和颜料,38次由自己完成着自己的“出生”,如同自己完成着自己的死亡。他不可能选择那一次“生理性”的出生,但选择了“非生理性”的38次出生。这“出生”
是喜欢的,是精确的,是天堂的。他的精神分裂,在画画儿之外。放下画笔,他回到人世。许多日夜,遍布着他的挨饿、他的梅毒、他的失眠、他的失控……还要怎样?苟活着,就不是凡高!
凡高举起手枪只需要一刹那。
凡高决定举起手枪也只需要一刹那。
凡高自画像
他曾经多美!
他曾经多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