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下雪(茄)了,已经是厚厚的一盆
——如果你是雪茄客,一定超凡脱俗
张立勤
在深圳机场,我看到了一本书《雪茄》。我走了过去,我似乎就是为了它才走了过去。我的脑子里,瞬间出现了一堆与“雪茄”相关的印象,它们久远,久远得像回不来了一样。而此刻,这“久远”和“回不来”的感觉,居然一下子归并到一本书上。一本精装书,在有硬度和有光泽的封面上,
“雪茄”
两个汉字极为刺目。书名背景全部是雪茄的颜色:青褐色、浅褐色、茶色、中褐色、暗红褐色、深褐色、黑色——这是雪茄的七种颜色,它们在一本书的封面上汇合了,好像几条江河聚集于此。
那一刻,我还想到了:羊皮书、原住民、棕榈叶、哥伦布之类的词汇。之后,我才伸出手去翻看那本书。书里的图片好像多于文字,图片拍照得十分漂亮。那些颜色不同,长短不一,姿势各异的雪茄迎面扑来,如同模特一样。茄衣上的品牌图标,洒金流银,尽显古老奢华之气。图片中,还有身着时尚的男士,他们手指间夹一支雪茄,派头十足。
我觉得,一支粗阔的雪茄,以及从中流淌出来的东西,远远超过香烟。雪茄是有品质的,一个男人,如果是雪茄客,一定超凡脱俗。我喜欢雪茄,也喜欢“雪茄”这个词。雪茄!你看着这两个字,或是念出来,都让我觉得好。我仿佛看到,不远处的长椅上,一个男人手中夹着一支雪茄。其实不是,这里是不允许吸烟的。我回头扫了一眼,墙壁上“消火栓”三个红字。我知道,我的思绪已从候机大厅蔓延了出去。

男人爱雪茄,宛若女人爱香水
徐志摩和泰格尔都是雪茄客。1924年泰格尔来华访问,一次泰格尔与徐志摩在一起一边抽雪茄一边聊天,泰格尔问:“雪茄”的中文意思怎么讲?徐志摩答:Cigar之燃灰白如雪,Cigar之烟草卷如茄。
我喜欢,之燃!之烟!那么动感,然后是其样子,灰白如雪!草卷如茄!那么曼妙——我忽然在想,假如用当下最为盛行的“梨花体”来解释雪茄的中文意思,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吧:一只雪茄/另一只雪茄/一盒雪茄/可能还有更多的雪茄。再进一步联想:廊坊下雪(茄)了/已经是厚厚的一盆/并且仍然在下——后现代的不行!
今天,哈瓦那H·upmann雪茄,已成为时尚和身份的一种标志,它与别的奢侈品一样,在小众中流行。雪茄需要豪华的装备,比如:雪茄剪,剪身是K金的,再打上大卫道夫的商标,就更加贵族化了。如果抽的是烟丝,装烟丝的真皮烟包也要好几千元,保证是瑞士制造。名牌烟斗,三到五千元一个。保湿盒和加湿器,以万元计。抽一支50美元的雪茄,却配置一套两万美元的烟具,这就是奢侈的定义。大约只有这样,你才对得起一支哈瓦那顶级雪茄。如果在某种场合,三两好友小聚,抽雪茄最好搭配一定的怡情饮品,比如蓝山咖啡、勃艮第红酒、苏格兰威士忌、科涅克白兰地等,这些含有一定糖分的饮品,可提升雪茄的口感。
男人爱雪茄, 宛若女人爱香水——而我不爱香水。
女人也爱雪茄, 宛若成都野战军爱香水——而我呢......

女人也爱雪茄.宛若成都野战军爱香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