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精神永放光芒
(2019-01-15 15:44:10)
标签:
改革开放精神40年光芒唐任伍 |
分类: 经济学 |
2018年的年末岁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既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又对未来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展望,将改革开放的意义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气磅礴、催人奋进,可以说是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充满理论创新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宣言书”。
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改革开放对于中国来说,怎么评价都不过分。40年改革开放,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改革开放40年,中华民族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总结,将改革开放的意义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首先,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觉醒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将改革开放与“四个伟大”联系起来,将改革开放的意义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这就是说,改革开放是决定着党的伟大觉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飞跃的关键。正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才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才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其次,改革开放是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列的三大历史性事件和三大里程碑。将改革开放提升到五四运动以来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等重要的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评价,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开放伟大意义的肯定。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都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标志着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一个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先锋队和坚强的战斗司令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改革开放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称为“三大事件”和“三大里程碑”,标志着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继中国共产党建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改变中国、使中国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大事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壮举。可以说,没有这三大历史性事件和三大里程碑,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中国,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用一个“法宝”、一个“必由之路”、两个“关键一招”,来高度评价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是前所未有的。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甘落后的民族,但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和外国侵略者的掠夺,中国错失了文艺复兴,又错失了工业革命,落伍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封锁,中国共产党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尚在摸索之中,中国与世界的差距逐渐扩大。正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果断地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华民族要想赶上时代,不被时代所抛弃,唯有改革开放。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中国才真正抓住了信息革命的机会,大踏步地赶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欣欣向荣,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才得到改变,“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得以实现。改革开放使中国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发展起来,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的伟大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握住了历史发展大势,抓住了历史变革时机,果断地开启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朝气勃勃。40年改革开放,40年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勇气,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从而凝聚起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改革开放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十个“始终坚持”:
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动摇,在这个基础上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在经济建设上,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保障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在政治建设上,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在文化建设上,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软实力,树立中国人民鲜明的精神标识。
在民生建设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美丽中国建设。
在军队建设上,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人民军队实现革命性重塑,建设一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卫人民幸福生活、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的强大武装力量。
在祖国统一大业上,始终坚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筑牢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
在对外政策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在组织领导上,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积极应对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面临的各种风险考验,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惩治腐败,将党建设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这十个“始终坚持”组成的“改革开放精神”,是改革开放40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总结出来,同时被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这种“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
40年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奇迹”,充分证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非常丰富的变革和开放思想。“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礼记•大学》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论述。《商君书更法》中,商鞅就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不仅改革开放的思想丰富,改革的实践也层出不穷,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申不害变法、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戊戌变法等。中国人民还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的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改革开放4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春华秋实,这条被证明对中华民族发展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之路,只是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伟大壮举中的一个序幕。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0年改革开放只是破题和开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中华民族更加全面的改革开放再扬帆起航。因此,改革开放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
40年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中华民族已经处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明确的展望。
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风雨无阻地朝着这个伟大目标前进,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和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理念:坚持信仰、信念、信心。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只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就能愈挫愈奋、愈战愈勇,这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路径:坚持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增强综合国力,坚持扩大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做法: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靠等靠喊得来的,而是依靠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用智慧和汗水拼出来、干出来的。中国的改革开放,需要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中国以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起点,开始了新的改革开放征程。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简单延续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更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铸造新的辉煌。
【本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研究”(批准号:18KDAL032)成果】
见《国家治理》2018年12月28日
http://www.rmlt.com.cn/2018/1228/5362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