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的人,一定对柏杨列举的中国人“丑陋”的一面记忆犹新。如今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融入世界的加深,大批的中国人飘洋过海出国留学,有的人由于聪明好学,成就斐然,拿了“绿卡”,在异乡他国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成为“外国人”。世界许多国家由此出现了“China
Town”,伦敦、纽约、悉尼、巴黎等世界性的国际大都市中,华人聚居的“唐人街”甚至成为了繁华的商业闹市,原来的“中国人”也就成了“X籍华人”。然尽管这些人的国籍变了,骨子里的文化却很难被快速同化,中国人“丑陋”的一面也不由自主地被全球化和放大。
马来西亚也是华人聚居的国家之一,中国人“丑陋”的恶习在马来西亚社会中大大贬低了华人的形象。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副部长、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副会长翁诗杰最近直言不讳地抨击了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存在的八大生活陋习:在宴席上不使用公勺;迟到;讲话冗长,客套话太多;别人讲话时在台下窃窃私语;在仪式典礼上安排过多的人发言;卡拉OK节目盖过了活动本身的重要内容;让重要来宾戴小红花;在集会场合随意喷洒五彩纸屑等。[1]翁诗杰先生本身也是华人,出于好意,他呼吁华人摒弃生活中的陋习,树立华人勤劳、聪明、高雅的社会形象,赢得当地社会的尊重,以提高自身在所在国的地位。然而,在我们看来,翁诗杰先生提出的华人这些“陋习”在大陆根本上算不得什么,因为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比这些更“陋”的做法和行为多得海了去,比如随地吐痰,这是延续了几千年的“陋习”,已经为国人深恶痛绝,然许多人仍然我行我素,看到街道、公共场所、草地、墙旮旯那令人作呕的斑斑痰迹,真不知道国人的这种“陋习”何时了。还有那闯红灯、不排队、挤车抢占座位、随地大小便、如厕完了不洗手、不冲马桶、随便乱扔烟头、乱扔果皮纸屑、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斑马线上不让行人、大庭广众之下不加掩饰抠鼻孔、打喷嚏、剔牙、咳嗽、不尊重妇女等。桩桩件件,实在令我们这个有5000年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感到汗颜。
国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反映,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体现。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法国人的浪漫情调,美国人的直率洒脱,日本人的男女有别,德国人的严谨细致,都是这些国家和民族的居民在长期的修养中形成的,他们给世人的印象不是粗俗和丑陋,而是文雅、得体和教养。有人总是认为,中国人存在的种种“陋习”与经济发达程度是成正比的,等到中国今后经济发展了,受教育多了,没有了文盲,国民就会改掉“陋习”、“恶习”,变得文明、文雅。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区,中国人的“陋习”、“恶习”并不都是文盲和受教育少的人干的,中国现在有许多有钱人,开着奔驰、宝马车往车外吐痰、扔垃圾,在斑马线上横冲直闯的“土财主”、“暴发户”多的是,这难道是“经济基础”决定的吗?中国人的种种“陋习”,是缺乏教养和修炼的结果,俗话说:三年出个财主,三十年修个绅士,说明文明的修炼有时候比金钱的多少更能影响社会。文明不单单只是教育,有些人读的书少一点,受的学校教育不多,但接人待物彬彬有礼,说话文雅,做事得体。因此,我个人觉得,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国民修炼精神,熏陶文明,革除陋习,提倡君子,崇尚绅士,这样我们这个民族才能在世界上更有影响力,华人在他们生活的社会中才能更加扬眉吐气,不被别的民族的人所诟病。
[1]
《部长指出八大社会陋习》,新加坡《海峡时报》2007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