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论语对读第四十课 “人而无信”与“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

标签:
圣经论语信福音 |
分类: 论语圣经对读 |
圣经论语对读第四十课
石衡潭
http://s6/mw690/001mF2luzy6PQottGDza5&690
2:22: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輗軏:音ní è,车辕端固定车衡者。包咸:“大车,牛车。輗者,辕端横木以缚枙者也。小车,驷马车也。軏者,辕端上曲拘衡者也。”
何以行之:郑玄:“輗穿辕端着之,軏因辕端着之,车待輗軏而行,犹人之行不可无信也。”康有为《论语注》:“墨子曰:‘吾不如为车輗者,巧也。用咫尺之木,而引三十石之任。’盖车无此二者,则不可以行。人之有信,为交接之关键,犹车之有輗軏。若人无信,则一步不能行也。”
张居正《论语讲评》:“立心诚实,乃万事的根本,人若无了信实,便事事都是虚妄,吾不知其如何可也。何也?人必有信而后可行,譬如车必有輗軏,而后可行也。若大车无輗,则无以驾牛;小车无軏,则无以驾马。轮辕虽具,一步也运动不得,其何以行之哉?若存心不诚,言语无实,则人皆贱恶之。在家则不可行于家,在国则不可行于国,盖无所往而不见阻矣;与车无輗軏者,何以异哉!”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韩诗外传》: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其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今译:
一个人若没有信实,不知道他如何可以在社会上行得通。就像牛车没有輗,马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来行走呢?
对读:
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加拉太书》5:5-6)
我们为你们众人常常感谢神,祷告的时候提到你们,在神我们的父面前不住地记念你们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被神所爱的弟兄啊,我知道你们是蒙拣选的,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正如你们知道,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为人。(《帖撒罗尼迦前书》1:2-5)
解析:
孔子讲一个人信实与信用的重要。人要没有这个,就像车子没有輗軏一样,不能行走。孔子在其他地方,也多次强调信。如“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学而》1: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12:7)等。他主要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讲统治者对人民的统治。在《孔子家语》的《执辔》篇中,孔子对执掌费邑的学生闵子骞说:“以德以法。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又更进一步说:“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以德法为衔勒,以百官为辔,以刑罚为策,以万民为马,故御天下数百年而不失。善御马者,正衔勒,齐辔策,均马力,和马心。故口无声而马应辔,策不举而极千里。善御民者,壹其德法,正其百官,以均齐民力,和安民心。故令不再而民顺从,刑不用而天下治。”这一章前面一句讲到统治者以身作则,上行下效;这一句进而讲统治者要有诚信,做事发自心中。这些话语,对于如何治理国家,鞭策民众是很有用的,但似乎还没有上升到信心与信仰的层次。
圣经中主要是在信心与信仰的层面上来谈信。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就是因信称义,故信心颇为关键。是否受割礼不重要,也不是靠行为称义,乃是因无伪的信心称义。这种信心不是一时感动,而是持续恒久的。当然,人也会有软弱与动摇的时候,但真正相信的人会坚守到底。“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马太福音》10:22)信心也不是空洞无物,而会形成行动,产生果效,即有仁爱之心之行。信心与行为相伴相随,信心带出行为,行为见证信心。“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2:21)“亲爱的兄弟啊,不要效法恶,只要效法善。行善的属乎神,行恶的未曾见过神。”(《约翰三书》1:11)新造的人的目的乃是行善。我们确实不是靠善行得救,但我们得救而行善也是真确的。行善不是因,却是果。我们行善不是为了要得救,乃是因为我们得救了乃要行善,感谢神恩。美国当代神学家提摩太·凯勒说:“福音的真理不仅三一套‘你靠着得救’的教义,也是每时每刻在生活的各方面规范基督徒如何走人生道路的指南。”[1]“我们通过相信福音得救,然后我们的理性、情感和生活各个层面被福音改造‘随着生活继续,这种改造越来越深刻。”[2]
圣经中说人接受救恩靠恩典,凭信心,人传扬这救恩也是如此。“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以弗所书》2:8-10)《帖撒罗尼迦前书》也特别强调“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换言之,神早已为我们的生命定下了蓝图,描绘了路线。我们的责任是努力寻求他的旨意,然后坚定地遵行。我们不必为筹划自己的人生而殚精竭智,只要接受他为我们编定好的计划就行了。他为我们所做的安排说最好的。这样,我们便能脱离烦恼和混乱,并保证我们的生活能把最大的荣耀归给他,最大的福气归给别人,自己又得到最大的赏赐。
人有对神的认识与信心,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识与彼此信任。否则,后者终究是不牢靠的。因为前者是后者的依据与根源。孔子一直在强调后者,他还没有真正认识前者,但他一直在寻求。寻找并寻见的人有福了。
思考讨论题: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什么?为什么?
2、论语与圣经中所讲的“信”有什么同与不同?
3、试讲讲信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