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文化 |
慎独与诚——释“慎独”(一)
“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早期儒家重要经典《中庸》、《大学》、《礼记》等都讲“君子必慎其独”,宋明理学则直接讲“慎独”二字,对其强调重视是众所周知的。中国历代文人学士受“慎独”思想的影响颇深,都以此来砥砺标榜,作为修身进德的重要目标。如清末重臣曾国藩著名的“日课四条”就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条之中,慎独是根本,其他三条是枝叶。现代大儒 梁漱溟先生也说 “儒家之学只是一个慎独”。主流传统是把“慎独”当作修养功夫来解释的,这显然是受到了郑玄与朱熹对“慎独”二字解释的影响。郑玄注《中庸》,把“慎其独”解释为“慎其闲居之所为”,朱熹则进一步认为“独”是“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地”,后人大体都沿着这个思路来理解,现代的词典也是这样来解释的。《辞海》:“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源》:“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明末刘宗周是个例外,他认为“慎独”不仅是工夫,也是本体,清代杨倞、王念孙、俞樾等学者也有相近的倾向,但他们的思想或没有得到充分的阐述,或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马王堆帛书及郭店竹简的出土问世,出现了一些关于“慎独”的新材料,学术界重又对“慎独”之学关注起来,围绕“慎独”的解释展开了新的争论。梁涛、钱逊、刘信芳、张丰乾等先生都提出了不少发人深省的新见解,他们大都是运用现代学术观念与方法发展了刘宗周这一脉的思想,修正与超越了郑玄与朱熹的解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进步。不过,由于这些学者还是从国学的角度来研究“慎独”,视野受到限制,对“慎独”的真正思想内涵还没有能够说深说透。我在此试图运用基督教的思想资源,来对“慎独”之学做重新的思考,以期发现新意,使人得益。当然,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当与不当,还望方家指正!
一、对“慎独”概念的梳理
(一)慎独与诚
历代讨论“慎独”,主要以《中庸》首章为依据。《中庸》首章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与诚有着密切关联。我们还是从“慎”字字义来谈起。“慎”,从“心”从“真”,心真,就是诚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心部,‘慎,谨也’。‘诚’‘谨’义同。”段玉裁注:“言部曰:谨者,慎也。二篆为转注。”《玉篇·心部》:“慎,思也”。《方言》卷一:“慎、思也,秦晋或曰慎。凡思之貌亦曰慎。”“思”本身就是认真、谨慎、慎重的态度,但偏重于“心”,也就是偏重于认识方面,孟子曰:“心之官则思”;而“慎”则偏重于“真”或“诚”的一面。《诗·小雅·巧言》有“予慎无罪”、“予慎无辜”之语。毛传:“慎,诚也”。俞樾《群经平议》:“慎、真,古通用。”刘宝楠《论语正义》曰:“《尔雅·释诂》:‘慎,诚也。’
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引申假借之为专壹之称。”《正字通·犬部》:“独,猨类。似猿而稍大。猨性群,独性特。”《尔雅·释诂》:“特,独也。”
《礼记¡礼器》:“天子无介,祭天特牲。”陈澔集说:“特,独也“,《礼记¡礼器》“圭璋,特”。陈澔集说:“玉之贵者,不以他物俪之,故谓之特,言独用之也。”可见“独”就是专一、独一的意思,与表示心理活动的“慎”联系起来,就是专心的意思。“慎独”合起来说,就是指心灵的诚实与专一的状态。陈确《陈确集》:“曰:独者,本心之谓,良知是也。慎独者,兢兢无失其本心之谓,致良知是也。”(《辑祝子遗书序》)
我们再来看看《大学》中对“慎独”的描述,那么,“慎独”与“诚”的关系就看得更清楚了:“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王栋说:“诚意工夫在慎独。独即意之别名,慎即诚之用力者耳。意是心之主宰。”(黄宗羲《明儒学案》)王栋的意思是:“诚意”就是“慎独”,“慎独”是“诚意”的具体方法与表现。《大学》此处的“慎独”与“诚意”的意思说得很明白,就是“毋自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自己诚实。说“小人闲居”一段,不是像朱熹所说的小人独处容易为不善,所以,要在独处时谨慎,而是说:小人也一样,也要对自己诚实。做了坏事想掩盖是掩盖不住的。这里关键的是对“人之视己”的“人”字的理解。此处的“人”不是指别人,而是指“小人”自己;或者说是每个人自己看自己,而不是别人看自己。意思是说:小人或者任何一个人,只要做了坏事,也许能够瞒过别人,但却瞒不过自己。还有“闲居”二字,朱熹解释为“独处”,这也是绕了,偏了,其实,很简单,就是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意思。小人闲得无聊就干坏事,这很容易理解,没必要绕来绕去。朱熹显然受了自己对“慎独”误解的误导。所以,这两处“必慎其独也”的告诫,都是说一个人对自己要诚实,不要自欺欺人,而不是说在别人不在场的情况下要特别小心。
到此,“慎”可以解释为“诚”,“诚实”;“慎独”可以解释为“诚实专一”,已经比较清楚了。诚与诚实是一种品性与状态,而它又是有对象而言的。上文中,主要是就对自己的诚实这个方面而言,当然,诚与诚实不只有这一面,还有更重要的一面,就是对外于自身的对象的诚实。而外于自身的最重要对象就是“道”,所以,这里要就牵涉到“诚”与“道”或者“慎独”与“道”的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