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随笔(五)
(2025-10-25 06:26:35)
标签:
卓文君班昭蔡文姬感想杂谈 |
分类: 教学生涯 |
阅读随笔(五)
1.情感第一卓文君
卓文君,西汉人。祖籍今河北省邯郸市,是出生于冶铁世家的富二代,有文才,精通音律,善弹琴。十七岁时嫁官宦子弟,不久郎君去世,回到娘家。因受司马相如挑逗,一同私奔至成都,经营小酒店艰难度日。
司马相如当官发达后,见异思迁欲抛弃卓文君。卓文君愤而写了《怨郎诗》。它以数字巧妙串联,用智慧挽回了司马相如情感危机。是古代女性文学中情感表达的典范,后世誉为千古第一情书。司马相如读后,羞愧难言,断弃私念,与卓文君和好如初。
她是后世管道昇、李清照的祖奶奶!
2.文史双绝的班昭
班昭出生于今陕西咸阳。班氏一门文武英杰辈出:姑奶奶就是大名鼎鼎的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宠妃;她的父亲班彪是东汉著名的文史学家;两个哥哥,一个是子承父志的文史学家班固,一个是投笔从戎万里封侯的班超。
班昭14岁时,嫁给了曹世叔为妻,曹世叔英年早逝,她被称为“曹大家”。
班固早死,班昭奉诏续写《汉书》。经过三十年努力,完成了正史《汉书》。全书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组成,共一百篇,八十余万言;首创了《古今人表》《百官公卿表》及《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她是中国第一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学家
她精通儒学经典、天文算术、诗词曲赋等各项才艺,在宫中担任皇后和妃嫔们的教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收徒授业的女教师。是世界最早的女数学家、女天文学家,文学家、政治家,
班超奉命出使西域,封定远侯,拜西域都护。年近古稀,欲重回故土未果。班昭写了《为兄超求代疏》呈送朝廷,班超因而获归。这篇文章被被视为古代文学史上最经典的文章之一,婉转陈情,丝丝入扣,感动古今。
她是贯通五经六艺的通才,是无可争议的“天下第一才女”。
3.电脑记忆蔡文姬
蔡文姬今河南开封人,东汉末年女文学家。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她父亲蔡邕,是东汉末年赫赫有名的学者和艺术家。她自幼聪慧过人,充满音乐天赋,十岁能根据声音判断琴弦断损。
长成嫁于卫仲道,丈夫咯血而亡后回娘家。东汉末年中原大乱,蔡文姬为南匈奴左贤王所掳,在匈奴生活十二年,生育两子。后被曹操重金赎回,嫁给董祀。创作有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自传体长篇叙事诗《悲愤诗》,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胡笳十八拍》。
曹操问她,你家很多古籍还在吗?蔡文姬回答:父亲遗留的四千多卷书,都失散了。只记得四百多篇。曹操想派十个人帮着抄写,蔡文姬推辞说:“请给我纸笔,我自己默写,用什么字体随你都可以。”后来他写完呈送上去,一点没有差错。凭着自己的记忆,默写了400卷古书,献给当时的东汉政府。
这可以算电脑一样的记忆力啦!
这三位才女,使汉代历史熠熠发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