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获奖感言

(2024-05-04 06:00:41)
标签:

人文关系

写作要点

感想

分类: 写作漫谈

       获奖感言

获得了《大文坊》终身贡献奖,受宠若惊。深感惭愧不已,我何德何能,膺此殊荣?谢谢编辑部的青睐,谢谢大家厚爱。

回顾自己写作的历程,感慨良多。择其要旨,与大家共勉:

先学会做人。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人品好,作品才会好。为人应当表现出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骨髓里要充满善良,要懂得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弘扬正能量,要用自己的行动显示发自内心的真诚。才能在作品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中,发现美好,歌颂光明。

要认真阅读。

文字和词语是作品的基础构件。有的人写作词不达意,捉襟见肘,就是这方面的储量不足。应该认真阅读,得到补充。要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甚至阅读《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读得口舌生疮,手肘成胝,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学一些理论。

想写诗词文赋,苦于难于下笔。学点写作理论,诗词格律,写作常识,就能步入门墙。连平仄对仗韵脚、文章要素和基本的方法,都闻所未闻,当然不可贸然下笔;不知道写得好不好,要掌握一些美学观念、文艺批评的理论,就能判别高下。

要增加经历。

要见识天地山川、日月星辰、花卉草木、虫鱼鸟兽和各种各样的人物。苏轼从眉山到京城,到过凤翔、儋州等几十个州府。一生遭逢人物事情无限,所以,写作如江河滔滔而下。明代归有光在文坛久负盛名,但写作囿于经历和生活的见闻,自限于一隅,只能望苏后尘。

要不断思考。

所谓的“三上”文章,不是在“马上、枕上、厕上”写作,而是在“三上”思考。别人为什么能产生经典?他是写什么,怎么写的?我的所见所闻所思应该怎么写?有什么积极意义?不能一直停留在惊叹、敬仰层面上,要思考其所以然的真谛,自己才能逐步提高。

要随时记录。

耳闻目睹的人和事,要随手记录。否则,极其有用的素材因为时过境迁,被遗忘。临到需要,会想不起来。李贺出行,身上背个布袋,与有所得,就立即记下放到袋里,以备写作之需。现在手机随身带,要记录三言两语的素材,不费吹灰之力。日积月累,就能聚沙成塔。

一丝不苟的态度。

作品是给人看的,首先要自己看,必须非常严肃认真。一个标点,一个字,都必须反复察看,使它无可改易。韩愈、贾岛“推敲”、鲁迅修改《藤野先生》,为什么被人们称道?就是提倡这种写作态度。自己先看了几十遍,就会给编辑、读者创造方便,使作品被人喜爱。

我看过颁奖盛典,听过许多获奖感言。从总编、导演到读者、观众,从老师到朋友,从父母到妻儿,一个一个感谢过去,是对的。但每个获奖者都这么感言,就显得味同嚼蜡,了无新意,闻而生厌。

所以,我把自己写作的一些体会写出来,引发大家一起思考。《大文坊》是我们自己的平台,我们要促使它持续发展,长盛不衰。

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贺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