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生“寻找春天”
(2024-03-30 16:03:29)
标签:
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感想杂谈 |
分类: 写作漫谈 |
最近,在《大文坊》看到小学生写的几篇优秀作文,都以“寻找春天”为题材。作为退休语文教师,我很受启发。
可以想到,这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把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春游活动,陶冶性情,放飞身心,发现自然界的规律与美好;事后又布置学生以活动为经,以自己的经历为纬,写出“寻找春天”的散文。这位教师懂教育,有思考,有智慧,可敬可佩。
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又精心批改,投送给《大文坊》。此中的辛苦劳累,比平常作业的处理增加了十倍、百倍,只有当过教师、组织过稿件的人,才能知道。
这件事,小学生将是终生难忘的。小学生很珍爱自己的作品,就是过了很久,他们还记得。我小的时候,有一篇文章重新誊抄,被老师展示在玻璃橱窗里。我每次经过,都停下脚步从头到尾看一遍,看得自己都背出来了,还继续看。现在我已年近八旬,这件事还历历在目。可见为小学生发表作品,会有多大影响。
小学生用心细腻,看到春笋破土,想到万物生长;看到自己种的白芍长高,很有成就感,不是亲身经历难以体会;同学不小心踩到嫩芽,心存愧疚,可见他们热爱万物,维护弱小;从房前屋后,植物承受阳光差异,思考出天地间的因果关系……
小学生的心境思维,是一张白纸,纯洁无瑕。教师要教会他们描绘出美好的图画。
小学生的文章中,引用了“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的歌曲;引用了“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草色遥看近却无”、“儿童疾走追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等唐宋诗名句;引用了“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的名言……
可以看出,这是教师因势利导指导,给学生耳濡目染的结果。如果教师不甚了了,学生就不可能在写作中得心应手。
小学生的作文,出自纯真,有什么写什么,还没有学会随心所欲选择取舍。教师必须精心指导,防止他们信马由缰。
有学生写“在大树上摘了一个花骨朵,扒开看看,里面一层一层的”、“采了一颗小果子,放到嘴里一尝,有点酸涩”、“枝头有只小鸟,我朝它扔石头,它惊叫一声飞走了”。类似这样“摘、尝、扔”的情节,虽无恶意,但是应该避免的。教师要想方设法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不能以自己成人的观点,去揣测小学生心灵。不能抹杀天真幼稚的本性,不能改变小学生见解肤浅现状。如果把小学生作文改成警世钟言、老气横秋的作品,那就是教师的失败。
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教师要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批改作文不是只指出错误,那会使学生感到一无是处。评语要有指导性,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写,让学生从中受益。凡是内容和形式没有明显错误的,要尽可能保留。小学生的认知、语句、心态,都要得到尊重。如果有错误,也不要“因为手指头上有根刺,就切除手指”。
教师批改作文不仅是工作,不仅是教学过程,而且是艺术创作。我们当教师的,能达到这个境界,就是从普通走到了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