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剧院吃饭
(2023-04-29 05:29:11)
标签:
大剧院顶层所见所思杂谈 |
分类: 生活杂谈 |
春天,小阿舅请兄弟姐妹一共五家十口吃饭,地点在大剧院顶楼。
大剧院是上海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在市中心人民广场,那里是上海0公里计程的起点。它屋顶采用两边反翘与天空拥抱的白色弧形,寓意天圆地方,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演艺场地。九十年代建造的时候,我住在它对面。我给保卫人员一包香烟,搬回许多砖头垫家具。建成后,我在那里看过芭蕾舞、京剧、越剧和话剧。
它的顶层,外观像一条船,又像平放着的一个巨大方盘。我曾想,那里总不能闲置,得派个用处。是做办公室,演员住宿,还是展览馆,仓库呢?终因无缘登临,一直百思而不得其解。直到这次聚餐,才知道原来是个多功能宴会厅,叫望星空厅。它顶部是玻璃,光线好,可同时容纳800-1000人就餐。大厅以外,还有中小包房和贵宾包房。
到达大剧院,正是夜幕降临,华灯初放。我们停好车,乘电梯到楼顶,英俊潇洒的服务生立即迎了上来引导。
我们的包房必须从望星空厅经过。那里灯火辉煌,人头攒动,个个鲜衣丽服。原来包场举行的婚礼,5:18就开始了。横宽二十米的屏幕上显示着新郎新娘的照片和名字,主持人是沪上的演艺明星。我想,这么大的声势,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吃饭?
我们的包房柏林厅,有六七十平米。四壁挂着精致的油画,耳畔播放着轻柔的乐曲。俯瞰人民广场,车水马龙,火树银花。仰望天空星光璀璨,深邃莫测,与餐厅交相辉映。服务生为大家逐个倒茶,清淡的清香,在身边弥漫。
桌上已经摆好八个冷盆,荤素搭配,各具特色。等大家到齐,小阿舅一发话,就开始吃起来。十二道热菜,除了一道炒素以外,其余个个大菜。山珍海味,飞走游沉,应有尽有。色香味形,令人垂涎。两道点心,精致经典。本帮特色,工艺考究,非一言能尽。我们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绝。
服务生匆匆走来,跟小阿舅窃窃耳语。小阿舅果断表示:“不可以,一定我付。”原来大阿舅抢先到前台,想要付账。大家庭有一笔公款,大家暗中商量不让小阿舅买单,由公账支付。谁知刚露苗头,就被识破阻止了。
饭后,我们请服务生拍照留念。他陆续告诉我们:“开张二十五年来,天天座无虚席”,“厨房就在本层楼里”,“所有的经营和工作人员,大都是上海人”,“我们跟剧场是两个单位,他们属于文化局,我们属于商业局,人员互不流通”。我们闻所未闻,惊叹不已。
服务生送我们离场的时候,大厅的婚礼已经结束。忙碌的工作人员,纷纷跟我们道别。我自言自语:“怎么没有听到喧闹呢?”服务生随口答道:“这里的隔音设施,全国一流。”我问:“这种婚礼,什么价位?”他说:“共二十八桌,人均一千,不含酒水。你们刚才人均只有四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