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刻了一个印章

(2022-08-19 17:19:23)
标签:

篆刻

失败

成功

感想

杂谈

分类: 生活杂谈

         刻了一个印章

我家小不丢暑假开始学习书法,前天,给我发了一幅他刚写的字“一日千里”。虽然主要是横竖笔画,但已经看得出他一横能取略向右上的斜势,我很欣赏。又想到,朋友曾经很风趣形象地解说这个成语的“飞快”,不禁喜上眉梢。看到署名落款没有印章点缀,我产生给他篆刻一个名章的念头。

我素喜篆刻,每见报章杂志、电子刊物发表名家印章,常爱不释手。也曾经刻过无数名章,后来,我原来工作的学校毕业证书上校长印鉴,也是我的作品。退休脑梗后,虽不操刀,但爱好不减,几次搬家时,章座刻刀、章料印泥,一件也没有丢弃。

去年,我在网上搜寻到吴昌硕“若风之遇箫”印谱,跃跃欲试,想临摹仿作。终因心情激动,只凭腹稿急于求成,脑梗后手指无法使劲,刻坏了笔画,半途而废,抱憾至今。现在想重为冯妇,力所能及吗?我决心一试,告诉老伴,她也很赞同。

第二天一早,在电脑上的“不丢”二字中找到合适的篆书,拍到手机上。从抽屉拿出青田石料,图上朱标,装到章座上;在等候颜色风干时,把平刀在釉石上磨快;用铅笔对照手机上的笔画在章面上书写反字,设计好阴文印章的底稿。

吃过早饭,就开始刻了。两个字中,“丢”字起笔、运笔微有波浪,我就从这最难的地方开始。我凝神定气,右手压住章座,不使移动;左手持刀,刀锋朝前,按照铅笔设计的路线,看准下刀,平稳推进。每笔刻完,调转方向再次走刀。刀石接触之处,悉悉有声。迸飞的石屑,用拇指抹去。充分吸取上次临摹“风箫”的教训,调整心态,放慢速度,循序渐进。

初稿完成后,拿小镜子照着察看印文效果,对笔画角度和起笔收尾,反复修改。起身去喝了一口水,稍事休息,回来从章座上取下印章,用放大镜对着细看。印文笔画深处,还不平滑美观,但把它用印泥印在A4纸上,无碍瞻观,因为不方便使用剔刀,就没有再美化。

我把A4纸拿给老伴看,老伴惊叹不已:“这么快就刻好了,厉害!”

她随即拍成照片,把原图发到家庭圈,同时说明了原委。立即得到远在桂林的亲家回应:“爷爷有心,一只手刻字难度更大,有动力有毅力,辛苦了!”儿子正在深圳办事,说:“老爸很久没有刻章了,太好啦!”小不丢在滑板训练后,打电话来“谢谢爷爷,等我跟爸妈自驾旅行回来,到你那里去拿印章和印泥。”

午睡后,我又取印章仔细端详。发现“不丢”二字笔画略呈弧形,而印章边框过于平直,四角微露锐锋,气势很不一致。就把它再装上章座,用平刀轻铲四边,又使四角圆滑。再印到白纸上,虽然还不满意,但自己已经勉强认可了。就这样等候小不丢来拿吧。希望他别辜负我的的一片苦心,在书法上逐步进取。

                                         刻了一个印章
  第二天,我竟感到,左手拇指前左侧有两个小水泡!这是篆刻留下的纪念。看着水泡,我猛然醒悟:大凡做事,速战速决,立时完成,固然勇气可嘉,但量力而行,稳步前进,只要不烦劳别人,即使不能尽善尽美,能做到差强人意,也是一种积极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老夏被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