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子的封控生活
(2022-05-20 16:52:28)
标签:
团购自救慰勉精神生活杂谈 |
分类: 生活杂谈 |
本来说四月一号封城,五号解封。老伴到菜场采购了十天以上的荤菜素菜,家里早就有充足的米面油盐。后来封城一共持续了五六十天,我们患难相伴,互相慰勉,共克时艰。
我俩年老多病,不去做志愿者。决计管好自己,不给子女和社会添麻烦。我脑梗后,右侧肢体不灵便,只在每天早上,起来煮鸡蛋、准备早餐的干粮。其他的事,做饭做菜,都是老伴一面承担。她始终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烹调合理。力求每餐饮食,都津津有味。几十天来,家里开过瓶的酒,五粮液、洋河梦之蓝、赖茅等,都喝掉了,不再在柜子里占着地方。不仅如此,我们还给封在小区的工作人员送去速泡饭、曲奇饼,猪肉、鸡蛋等食物,解救他们的燃眉之急。
老伴坚信“自会自方便”,自己使用手机团购技术,及时跟团。她七十四岁了,同龄人有的连智能手机都没有,她却能得心应手,应付裕如。看着她以羸弱之躯,搬回大包小件,我却爱莫能助,很感愧疚。小区里青年人,购买火锅材料、奶茶啤酒、龙虾鲍鱼,她不参与。而购买清美食品、生活必需品,一直积极。加上物业、街道的发放和子女的补给,所以,几十天来,生活资源总是绰绰有余。
遇到病痛,因为医院停诊,不能就医,就积极自救。我右眼角以外、太阳穴之下,曾出现红肿,疼痛难忍,连老花眼镜也不能戴。老伴百度后,根据我们的粗浅理解,判断是眼角炎,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应对。她拿出储备的药物,给我服头孢,滴眼药水,涂消炎药膏,红肿溃疡后,又喷西瓜霜。一周后,我们自救获得成功,停止用药,戴眼镜恢复正常。到现在,仅留下一个赤豆大小的疤痕。
不久,疫情反弹,小区先后出现个别阳性感染者。她也曾情绪低沉,黯然伤神。我跟她回忆学校教工乘海轮去青岛的情形:深夜轮船遇到大浪,剧烈摇晃,很多同事呕吐不止。几个女同志以为面临绝境,要遭受灭顶之灾,放声大哭。我说:“别怕,海轮遇到风浪是常有的事。大家坚持住,很快就会过去的!” 她说:“记得,在你鼓励下,真的风平浪静安然脱险了。可你后来却说过自己也吓得要死。”我告诉她:“遇到困难就应该这样的。”疫情中,我俩真切体会到“黎明前的黑暗”、“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内涵。我俩就这样互相鼓励,携手并肩,迎来了解封。
老伴知道我喜欢“汉家衣冠”的影视,特地找出《大风歌》、《大宋王朝》和《大明风华》等连续剧。她一边泡脚,一边陪我每天晚上看两集;家里有个声控的“小度”,能根据我的指令演唱。每有新疆、西藏、内蒙等地我喜欢的歌,她总设法单独收存到一个手机里,然后在音响上放出来给我听;她也是语文教师,每天发朋友圈,记录当天的事和自己的悲欣忧乐。每次发出以前,都让我先睹为快;她也发我的诗文,而且对我“邻翁多日惊相见,亲友数周幸保全”、“池鱼竟见崽鱼小,野草还超坪草长”这几句特别欣赏。另外,她偶然还弹弹琴,我经常码码字。
五六十天里,没有令人发指的遭遇,没有暴跳如雷的经历,没有九死一生的故事,都是平平淡淡的日子。除了无法理发,没有碰到什么特别的困难。少年夫妻老来伴。年轻时的激情已成过往,但在疫情肆虐中相濡以沫,在封控生活中互相扶持,意义也非同寻常。暴风骤雨过后,在蓝天白云下回顾,倒反而觉得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