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炮台湾湿地公园游记

(2020-10-31 06:30:55)
标签:

湿地

管理

游人

文化

杂谈

分类: 旅游随笔

     炮台湾湿地公园游记

国庆假日,我跟着老伴和她的弟妹,重游了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

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位于宝山东部。西南角是著名的吴淞口,黄浦江与长江在此交汇,是水路进入上海的咽喉之地,因而据此地形建造水师炮台,故名炮台湾。在抗击倭寇、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几经血战,见证过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后改造为湿地公园,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又是游人休闲的好去处。

我们到达西南门时,时间尚早,游客稀少。门口醒目的位置提示游人“没有预约不得进园”。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次来玩,是临时起意,没有预约,不知道能不能进去。向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打听,才知道,当场扫码预约,即可进入。我们拿出手机扫码,依次进园,没有人查验。我想,这不是扫码进园吗,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说呢?

园里绿树葱葱,微风扑面,宁静安谧。迎面一座四角亭,虽非高古,但一副对联引我驻足:万古奔流龙血脉,一江倾泻水文章。楷书遒劲,松绿可人。一对青年跨到我前面,男的高声读起来“万古奔流龙血”,突然停了下来,原来“脉”字是写了异体,他不认识。我随口“脉”了一声,他俩双双惊异回头看我,无趣的快步离开。

继续往里走,高树蔽日,绿色掩映,水泥道路,涂刷了浅灰的涂料。我腿脚缓慢,沿路东张西望,不时有游客从身边超过。一个爸爸鼓舞着十来岁的儿子:“快走,我们到前面海边钓鱼去!”看他手里还真提着一个红色塑料桶,听口音像是山西,估计是来上海打工的。这里只有长江、吴淞江、黄浦江,没有海,难怪他不知道。

到了炮台广场,那险要的阵地上,陈列着多门火炮。我站在广场铭牌前,老伴帮我拍了几张照片。一旁花枝招展的奶奶正在教育孙女:“看见没?这些炮,都是抗战时留下的。当年鬼子从宝山登陆,我们解放军英勇作战,保卫祖国。”孙女点着头:“看到了。”我真想叫住奶奶,那些炮大多是鸦片战争的遗物,不是抗日战争;抗战守吴淞的是十九路军,解放军这个名称还没有呢!

沿着斜坡,转过小桥,来到江边。脚下护堤巨石参差排列,伸向江底。江水激荡,哗哗有声。江心巨轮轻舟,川流不息。对面瞭望塔、邮轮码头、高低房舍,历历可辨。约定在进口的四角亭会合,我让同行的几个向前走去,自己则坐在长椅上小憩。

游人渐众,听到园区喇叭里不时广播,宣传游园规则。播音员音质甜美,但发音不准。仅我记得的, 就有“注意安全”的“注”、“保护环境”的“环”、“佩戴口罩”的“罩”、“遵守秩序”的“秩”读音错误。这么有名的公园,配搭这么低档的播音,真的让人大煞风景,倒吸冷气!

 我慢慢回到四角亭,刚坐下,进来一家三口。长发飘飘的妈妈手里拿着园区介绍,三四岁的儿子对着介绍:“台湾”。妈妈顺势教他识起字来:“吴淞炮,——我等一下领你去看;台湾——舅舅在那里工作;湿地公园——这里就是。”我不禁苦笑一声,你应该也识字吧?怎么把“吴淞——炮台湾”读成“吴淞炮——台湾”呢?

 我们会合以后离开公园,我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要准确表达爱国精神,二要准确传承中华文化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站车偶语
后一篇:阳台远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