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译事三难信达雅

(2011-05-24 17:15:26)
标签:

文言文翻译

电脑人脑

知识重要

分类: 教学生涯

 译事三难信达雅

 ——翻译《沔州秋兴亭记》随笔   

朋友在重点中学教高三语文,工作很忙,少通音问。那天发了短信来,要我查找《沔州秋兴亭记》的译文。朋友原是教界翘楚,功底深厚,从不轻易问人。我一看短信,知道其中必有原委。当即回复:

“如果电脑上查到译文,立即发送;如果没有,待我翻译以后奉上。”

电脑搜索,不仅没有译文,原文还缺失一个字!这是某区三模的试题,电脑没有译文,《参考答案》上一般也就没有译文。

首先得确认那个缺失的字。

“闻《韶》、《  》而和,聆《郑》、《卫》而靡”。缺失的那个是什么字呢?头脑记得以前读《左传》,有“见舞韶濩者。”电脑百度一查: 杜预注“ 殷汤乐。”翻开《左转》纸档一看,果然“濩”是与“韶”相当的乐名,缺失之字当为“濩”字无疑。

整篇文字齐全,就可以翻译了。

说到翻译,头脑想起严复的一句话来:

“译事三难信达雅。”

说的是中外、古今文句翻译的要点。“信”,指忠实于原文;“达”,是译句通顺;“雅”,要有文采。这三个字,说说容易,做起来还是要有一点基础的。非要反复阅读,仔细揣摩,灵活变化不可。

先说“信”。

“因高构宇”,不能翻成“在高处建亭子”,而要翻成“就着高起的地势建房子”。 因为后面谈到,刺史公务之余,在这里吃饭、休息,里面有图书笔墨,乐器酒肉。只有亭子是不能完全具备这些功能的。

“今沔州灵府怡而神用爽”该怎么翻?反复诵读,就会发现“灵府怡”、“神用爽”三个字应该连读。去掉形容词“怡”、“爽”,把“灵府”、“神用”在电脑上一搜,原来是“心情”、“精神”的意思。译文“现在沔州官民心情愉悦精神爽快”也就不呼而出了。

“歇鞍棠树之侧,解带竹林之下”,如果照字面译成“在棠树边、竹林下稍作停留”,那就是死于言下。停在树边、竹下,与写作这篇文章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棠树”指“实施惠政之地”、“竹林”指“谈吐高雅之处”,译成“在刺史实施惠政、谈吐高雅的地方稍作停留”实非难事。

要做到“信”,必须反复阅读,读懂原文。

再说“达”。

开头一句,“左阳而舒,在阴而惨,性之常也。”左边向阳,什么舒畅呢?当然是心情啦。“心情”二字如果不出现,“左阳”就没了着落,舒畅就没了依靠。有了“心情”二字,起句顺畅,全文通畅。而且,这一篇记文确实是以“心情”贯穿全篇的。

“却负浸”三个字,初看难以理解,而且,电脑和其他的工具书都没有现成的解释。但是,仔细揣摩,细心分解,还是能够各个击破的。“却”,离开;“负”,负担;“浸”,沉浸在某件事中。连起来,就是“离开繁忙的工作负担”。联系上下文的“登高望远”,文理气势连贯,浑然天成。

“耳虚目开”, 要是译成“耳朵空虚,眼睛张开”,就等于游离在文章之外。要联系上下文,把省略的内容添补上去才行。那应该是“耳朵里没有公务繁杂的声音,抬眼就看到美好的自然景色。”

要做到“达”,必须悉心领会,仔细揣摩。

最后说“雅”。

文句“图书在左,翰墨在右”,只要看出“左、右”是互文,就很容易地译成“四面放着图书笔墨”,不需逐字对译。

“当发生之辰”,到“见雪之纷矣”,这一个整句,是写一年四季在亭中的情趣。一见到“发生之辰”,头脑马上想到“万物复苏的春天”;一见到“见火之流矣”,头脑马上想到《诗经》“七月流火”是“天气要变凉的意思”,不会翻成“天气像着火一样热”;一见到“见雪之纷矣”,头脑马上想到“大雪纷飞的情景”,而译出动感十足的语句来,使译文增加文采。

要做到“雅”,必须临机应对,灵活变化。

译好以后,反复校正。连格式标点,都再三推敲。一直做到自己洋洋得意,沾沾自喜为止。

电脑是好的,但总不如人脑好。具有坚实知识基础的人脑,能创造发明电脑,指挥电脑。如果样样只依靠电脑,一旦电脑上面没有,就会像老虎抓天,不知从哪里下手了。而创新的东西,必定是电脑上没有的!我翻译这篇文章,深深感到,还是人脑比电脑强。

赶快把译文发给朋友,但愿能有点作用。再把翻译的心路历程写在这里,或许有对此感兴趣的读者,也能从中得到些什么。

博主家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谈谈无功即过
后一篇:童幼记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