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温暖不应是施舍

(2008-12-24 10:19:32)
标签:

困难救济

红包

随从

百姓

城乡低保

杂谈

分类: 冷眼旁观
    元旦、春节在即,全国各地又到了“送温暖”的集体行动的高潮期。“送温暖”活动本身无可非议,,其目的是体现党和政府对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关心和关怀。百姓对“送温暖”是否满意,关键在于送的“暖”是否实在,是不是真的“雪中送炭”,是否情真意切,否则等于送“卵”。
    多年来,有些地方“送温暖”活动搞得热火朝天如火如荼,但百姓的满意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一窝蜂”恐怕难逃其咎。咋叫一窝蜂?一是送的“温暖”一个样:一袋米一壶油一床被子一个红包;二是送的形式一个样:一溜轿车大队随从外加七八台摄像机;三是送的细节一个样:到了贫困户领导先拉着主人的手寒暄几句,然后是随从送上物资红包,如此复制粘贴到下一家,几天时间,“送温暖”活动圆满结束,大功告成,你说这样的“温暖”百姓有多深的印象多大的感触受益多长时间?
    眼下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医疗保障也逐渐扫除死角,可以说现在百姓需要的不是“一袋米一壶油一床被子一个红包”式的温暖,年年送这样的“温暖”,百姓认为自己在帮领导演戏。其实,送温暖的层面是丰富的,譬如送钱是困难救济;领导看望是精神慰藉;但这些不一定要年关将近才做。
    现在流行“无事就是本事,搁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的行政管理理念,年关到了,为了“息事宁人”,领导就到处送“温暖”,这种“温暖”中有多大比例的“情”?如果缺乏“有的放矢”“情真意切”,这与“施舍”有多大区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广告时代
后一篇:苍老的乡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