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应“多疑”

(2008-07-21 07:38:35)
标签:

读书频道

苏轼

文人

朱熹

顿悟

杂谈

分类: 随笔小札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说读书要用心思考,也是说“学”与“思”的关系。聪明来自勤奋,来自不懈地思索,聪明人,如果视一时的聪明为一世的聪明而寡于思索,也会变得迟钝。大胆质疑,敢于质疑,才会有所收获。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积沙成塔,只有“多疑”多思才会有顿悟。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读书越多,疑惑也更多,谚语说“知道得越多,就会发觉自己知道得越少”。学贵在“疑”,如果尽信书,还不如无书,书是人著的,人孰无误?所以书也未必百分之百正确。要不惧权威,敢于质疑权威、挑战权威,才会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苏轼以前,有多少文人骚客登临庐山,留下了多少诗赋辞章,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富有哲理的著名诗句,却只有勤悟的苏轼才能写出来。佛就是讲“悟”,苏轼长期与高僧佛印交往,经过“佛”的濡染,才有“身在庐山”的“顿悟”。不少人见过清澈明澄的池塘,却少有人吟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生活妙理。 

    读书要善疑,善疑才能促使我们去思索解疑的方法,疑难问题也才会解决,旧疑获释,新疑又生,迫使我们继续探索和思考,如此且疑且思,且思且疑,知识就在这良性环境中愈垒愈多,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聪明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