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过中秋节如何?

(2007-09-24 16:42:23)
标签:

教育杂谈

中秋节

嫦娥奔月

白兔捣药

传统节日

民族文化

分类: 胡吹闲侃
     中秋,是仅次于春节的我国第二大传统节日。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的记载,每逢农历中秋之夜,都要进行迎寒和祭月活动。相传,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于是民间就把这天作为中秋节,围绕月宫产生有丰富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酿酒,白兔捣药,这些美丽的传说,给中秋节涂抹了神秘的色彩。
    过过中秋节如何?
    古代中国属于农耕社会,节日的起源大都与时令、宗教乃至食品有关,除夕的饺子、元宵的汤圆、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不仅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是渊源流长维系人际情感的精神纽带。一个民族最纯粹的文化,往往活生生地保留在民俗之中,一个民族的节日和文化是经过时间过滤的,是民众的智慧,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天涯海角,哪里有中华儿女,哪里就有中秋节,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聚而不散的精神内核,所以,把酒吟风弄月,品茗谈古说今,无论是羁旅游子、宦海士绅,还是闺中思妇、征夫商贾,都能在这里找到“千里共婵娟”的心灵慰藉,都能找到“一时回首月中看”的精神寄托,无论走到世界何地,过自己民族的节日,你都会找到自己的根,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和漠视自己的传统节日。而今,异族文化长驱直入,快餐文化横冲直闯,2月14的“情人节”,4月1日的“愚人节”以及圣诞节,充塞了年轻人的节日文化,以致于自己民族的节日被淡化和无情抛弃,难道不是民族的悲哀吗?西方列强,他们过中国的除夕吗?他们过中国的中秋节吗?对那些热衷于洋节的人,和尚佩服得脚板贴地:人家根本不了解你民族的节日,你居然大张旗鼓地追人家的节日,真是大肚能容啊。
    一个国家的节日就是这个国家的文化,它们既包涵了娱乐或休闲的成分,更在昭示这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取向,这才是传统节庆之魂。
    和尚以为,只有先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然后才能谈文化融合;只有先过好自己的节日,然后才能谈洋节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